摘要: 1978.10.25,影寫版,P11.5,31*38.5mm,50。 3-1為“建設新寧夏”。主圖是一個回族老人和兩位年輕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位于中國西北部,自治區人民政府駐銀川。其中回族占三分之一。
1978.10.25,影寫版,P11.5,31*38.5mm,50(10*5)。有背膠。張克讓。北京郵票廠。
3-1為“建設新寧夏”。主圖是一個回族老人和兩位年輕人。姑娘頭扎方巾身著蒙古袍,身邊的男青年是一身礦工打扮,頭帶安全帽,系著白毛巾、手里捧著獎狀。
3-2為“煤都新貌”。寧夏煤炭資源十分豐富,煤炭工業是寧夏工業的主要工業。賀蘭山區北部為主要煤炭基地。主圖是一個采掘機正在采煤,遠處是起伏的高山。
3-3為“塞北江南”。綠油油的田野,遠處清晰可見的是一座水電站,昔日水土流失、風沙侵襲的寧夏,如今已是一片江南景色。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位于中國西北部,自治區人民政府駐銀川。1958年,自治區以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和固原、吳忠兩回族自治州等為基礎建立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地形以高原為主,賀蘭山縱貫北部,六盤山綿延南部;黃河流貫中部,構成銀川平原。境內主要居住有回、漢、蒙古、滿等民族。其中回族占三分之一。這里的氣候干燥,農產品主要有小麥、水稻、谷子、高梁、玉米、油菜籽等,畜牧業發達,以產灘羊皮和羊毛著稱,特產有構杞、甘草、發菜,礦產有煤、鐵、磷、鹽。
該郵票發行于1978年10月25日,紀念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20周年,郵票共有三幅圖畫分別從3個不同的主題層面來展現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風貌,以及該自治區人民的典型特征,從圖中可以看出自治區的人民身著民族服裝同時微笑的臉龐讓人感受到了他們對于自治區成立的喜悅,同時圖中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風景面貌讓人心曠神怡,也很好地展現出了該地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國是一個有著多民族的統一國家,許多的少數民族自治區都是我國畜牧業以及工業等等各方面事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同時這一類型題材郵票的發行不僅紀念了各個自治區成立的事件,還展現出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藝術文化。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5年3月8日,紀念聯合國婦女10周年,該郵票的圖案為聯合國婦女10年的徽志,它的外形是橄欖枝所描述出的一只飛翔的鴿子,很好地表達出了和平與圣潔的含義,同時整個畫面的制作也很好地突出了主題讓人感覺溫馨美好。
圖案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 一”軍旗。1948年11月1日,全軍正式統一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我國在近現代時期所爆發的南昌武裝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同時中國共產黨正式建立中國工農革命軍其主力又是南昌起義的部隊。
本套郵票共3枚。中國在1979年1月25日的時候發行了T35 金雞郵票,這組郵票分為3枚,為中國的影寫版郵票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組郵票最令人難以忘懷的要屬它的畫面了。
整組郵票出自于中國著名郵票設計大師黃里之手,紙質細膩,印刷清晰,十分值得各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1979.10.1,影寫版。小型張規格:67*75mm。
本套郵票共2枚。[A]陳衍寧、林墉。 “軍民一家人”特種郵票兩枚都是常用的8分面值,買者大多貼寄普通信函。 郵票是北京郵票廠印制的,這是該廠自建廠以來首次發生如此重大的印刷責任事故。
J133M 孫中山誕生一百二十周年(小型張)
這枚郵票發行于1986年11月12日,屬于紀念孫中山誕生120周年紀念郵票小型張,該郵票的主圖案為孫中山半身像,從圖中可以看出人物形象的刻畫非常生動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感,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了一代偉大革命領導者的風范。
J63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
1981年4月29日,由中國郵票總公司和日本郵趣協會聯合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在日本神戶開幕。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1年4月29日,展現出來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