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1為“徐光啟”?! ?-3“賈思勰”?! ?-4“黃道婆”。 1980.11.20,影雕套印,P11.5×11。我國發行的這一類型題材郵票不僅很好的紀念了這些科學家,同時也宣傳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藝術科學文化,所以這些郵票也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紀念意義及收藏價值。
4-1為“徐光啟(明代科學家)”。
4-2“李冰(戰國水利學家)”。
4-3“賈思勰(北魏農學家)”。
4-4“黃道婆(元代紡織技術家)”。
1980.11.20,影雕套印,P11.5×11。30mm×40mm。50(10×5)。有背膠。
原畫作者:范曾。 設計者:鄧錫清。
雕刻者:高品璋、李慶發、孫鴻年、閻炳武。
???????徐光啟 ,字子先,上海人。明代科學家。明萬歷二十二年(1604)進士。曾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并兼任文淵閣大學士。他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以天文學、農學最為突出,較早從西方傳教士那里學習研究西方科學知識,包括天文、歷法、數學、測量和水利等,并介紹到中國。他編著《農政全書》,主持編寫《崇禎歷書》。譯著頗多,較著名的有《幾何原本》。
李冰 ,戰國水利學家,以修都江堰而聞名于世,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守。他征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了很多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為著名。
賈思勰 ,北魏人,曾做過北魏高陽太守,具有廣泛的農事知識,以文獻中搜集到的材料、訪問老農以及自己觀察所得經驗,著成《齊民要術》一書。
黃道婆 ,元代的紡織技術家,松江人。少年時期流落到崖州,從那里學習了紡織技術,后回到老家,著手改革紡織生產工具,傳授有關軋花車、彈棉推弓、紡車和織機等技術,使松江一帶棉紡織業繁榮發展,對當時的植棉及紡織業起了推動作用。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0年11月20日,紀念了中國古代科學家,該郵票共有四幅圖畫,分別為4位不同時代的著名科學家,這4位科學家分別為我國當時的水利以及農業紡織業技術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同時古代的偉大科學家眾多,他們為祖國所做出來的一系列貢獻都為現代的科學技術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對后世有著具有深遠意義的影響。我國發行的這一類型題材郵票不僅很好的紀念了這些科學家,同時也宣傳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藝術科學文化,所以這些郵票也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紀念意義及收藏價值。
1975.10.13,影寫版,P11.5,52×31mm,40,[D]李印清。 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于1975年9月15日在山西省昔陽縣開幕,于10月19日在北京閉幕?! ∪A國鋒主持開幕會議,陳永貴致開幕詞,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致祝詞并作重要報告。
本套郵票共6枚。當天,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郵票發行局領導便研究決定,在1979年度的郵票發行計劃中增添了一套《臺灣風光》特種郵票。郵票的成員十分的眾多,分為了6枚,介紹了6個臺灣舉世聞名的地方。
1839年8月15日,在法國科學院大廳由法國科學院和美術學院聯合舉行的大會上,達蓋爾向社會各界公布了他發明的攝影術。達蓋爾攝影法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實用價值的照相法,故1839年被公認為攝影術的誕生年。
那些礦產資源對于中國的發展貢獻了十分重大的作用。這枚郵票發行于1982年8月25日,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員,齒孔數為P11.5×11,大小為30mm×40mm,符合大多數中國人的審美眼光,并且大小合適方便儲存。
8分, 秦皇島港煤碼頭, 2435.65萬枚。這枚郵票發行于1988年9月2日,是中國的影寫版郵票。整組郵票出自于中國著名郵票設計大師陳曉聰之手,質量有保障,是各位郵票收藏家不能錯過的藏品。
這枚郵票發行于1987年10月25日,紀念了中國共產黨第13屆全國代表大會,該郵票的主圖案為中國共產黨黨旗和一輪即將升起的太陽,整個郵票的設計制作非常獨特同時也突出了主題,表達出了我國的共產黨像東起的太陽一樣充滿了朝氣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