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1980年9月13日至12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展覽會先后在美國城市舊金山、芝加哥、紐約展出,借以介紹中國的經濟、文化和歷史。

1980.9.13。影寫版。P11×11.5。40mm×30mm。50(5×10)。有背膠。盧天驕。
版式二:12枚(每圖各自為一版),發行量:2.7萬枚。規格:180mm×125mm。
面值:9.36元。 查看大圖 。
???????七十年代,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開始走向緩和。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2月28日,雙方在上海發表《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進程開始。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此后,兩國關系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1980年9月13日至12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展覽會先后在美國城市舊金山、芝加哥、紐約展出,借以介紹中國的經濟、文化和歷史。
2-1為“慶祝開幕”。郵票畫面的下部是展覽會的大門,雕梁畫棟,結構精巧,一副中國氣派。大門門檐上懸掛著三只紅色的大宮燈,這也是中國人表達喜慶熱烈氣氛的典型方式。畫面的上部,左右各有一位散花飛天女。她們手中托著花盤,正在把鮮花灑向人間。這一圖案顯然借鑒了中國古代偉大藝術寶庫——敦煌壁畫中對飛天女的描繪手法,線條流暢飄逸,色彩絢麗奪目,極富裝飾美,同時也成功地烘托出喜慶熱烈、幸福吉祥的氣氛。圖案正中是郵票的主題文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展覽會”。整個畫面設計對稱和諧,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和藝術感染力。
2-2為“友好往來”。圖案正中是中國古代的偉大建筑——長城。長城四周是大紅色的門框,門框外緣為長方形,內緣為拱形,宛如中國古代高大雄偉的城門,從城門往里可看到萬里長城的景象。門框上端有金黃色的英文字“CHINA”(中國),下端是本套郵票的主題文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展覽會美國·舊金山-芝加哥-紐約”,象征著展覽會是美國人民了解中國的一個大門和窗口,對于促進兩國人民的友誼有著重大意義。在郵票的背景圖案上,作者選用了美國舊金山的金門橋、芝加哥的大理石大廈、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姐妹樓這些具有代表意義的建筑,作為三個城市的象征,用中國人民表示喜慶時常用的祥云依次聯起來,以表示展覽會先后在這三個城市舉辦。祥云在造型上宛轉流逸,韻律優美,猶如一根美麗悠長的彩帶。用藍色來表現祥云,則又寓意著中美兩國遠隔重洋,但是已被友誼的紐帶連接起來。祥云周圍還點綴了錯落有致、色彩絢麗的鮮花,以進一步映襯出喜慶的氣氛。整個圖案設計優美,飄逸脫俗,寓意含蓄豐富,具有較高的鑒賞價值。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0年9月13日,展現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展覽會的場景,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為慶祝開幕以及友好往來的場景,從圖中可以看出郵票的設計構造非常獨特,優美的畫風展現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展覽會內容的豐富多彩,同時也表達出了一種繁榮發展的景象。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家各方面的事業發展都不斷的在進步,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展覽會先后在美國各個城市展出,很好地向世界人民展現出了我國的經濟文化以及歷史方面的典型特征。這一類型題材郵票的發行不僅很好地為人們展現出了展覽會的繁榮場景,同時也很好地推動了我國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繁榮發展。
T137 兒童生活(附捐郵票)
J40 全國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覽
J18 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的講話》發表三十五周年
本套郵票共1枚,為“國際青年年”。決定宣布之后,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重視和廣泛響應。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和平、友誼、發展”,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
8分,抗癌防癌,1906.65萬枚。為了提高人們治愈癌癥的信心,中國發行了T136 群策群力,攻克癌癥郵票。這枚郵票發行于1989年4月7日,是中國的膠版郵票,十分便于儲存。
在這次的戰爭中,無數的兒童遭到了虐殺,為了紀念他們,更為了呼吁人們提高保護兒童的意識,我國發行了T117 我們的節日郵票。
為了表現對于中國帶電工作者的贊美,中國發行了T16 帶電作業郵票。這枚郵票為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員,整組郵票分為4枚,均出自于吳建坤之手。
7月2日下午,大龍郵票專題郵展在中國郵票博物館開幕,展出了許多珍貴郵票和文物資料。7月3日,在香山飯店舉行了有關大龍郵票及中國郵政史的學術討論會。
上海市月季花協會于1981年把她定名為“浦江朝霞”。在設計方面,這枚郵票更是品質上乘,它出自于中國著名郵票設計大師孫傳哲之手,惟妙惟肖地描繪了中國六種月季,圖中的花朵一朵開的嬌嫩,讓人看后情不自禁的就想把它收入了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