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幅員遼闊,郵電通信極為重要。新中國成立后,大力進行電信的恢復和擴建,隨著經濟的騰飛,電信事業發展很快,至目前郵電通信業連續12年超過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其發展速度大大超過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同一歷史階段的增長速度。
我國幅員遼闊,郵電通信極為重要。但解放前,中國的電信技術裝備卻十分落后,主要設備大多依靠進口,有線線路絕大部分是架空明線,電報的終端設備也多是人工機。新中國成立后,大力進行電信的恢復和擴建,隨著經濟的騰飛,電信事業發展很快,至目前郵電通信業連續12年超過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其發展速度大大超過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同一歷史階段的增長速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郵電通信事業發生了質的飛躍,取得了重大成就,國家公用電信網的綜合通信能力明顯增強,規模容量、技術層次顯著提高,在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全國巳基本建成了以光纜為主體,以數字微波和衛星通信為輔助手段的大容量數字干線傳輸網,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已突破1億門,電話用戶達700多萬戶,移動電話用戶突破1000萬戶,無線尋呼用戶近3000萬戶,全國光纜總長度突破13萬公里,電話普及率已達7.18%,縣以上城市全部實現了電話程控化,所有省會以上城市電話號碼已升至7位,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號碼升至8位,移動電話已實現全國漫游,全球通移動電話網已與17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自動漫游,數據通信網已復蓋全國各地、州、市,公共信息業務網絡已在部分省市投入運營,中國電話網的規模已在世界名列第二。





1997-8 《侗族建筑》特種郵票
1997-17 《花卉》特種郵票(與新西蘭聯合發行)
1997-7 《珍禽》特種郵票
1997-23 《長江三峽工程·截流》特種郵票
1997-11 《五臺古剎》特種郵票
1997-5 《茶》特種郵票
(4-1)圖為“甕城”。面值50分,發行3151.75萬枚。選景為西門城樓之內的正樓和箭樓之間形成的甕城。畫面即以深秋的月色為基調,選取大廣角的視點,將甕城的主體全部展現在畫面之中,表現了其雄偉、威嚴、堅固、神秘的特征。
1997年6月13日,為了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遺產,郵電部發行了《麥積山石窟》特種郵票,全套6枚。約在唐開元二十二年的時候,因為發生了強烈的地震,麥積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毀,窟群分為東、西崖兩個部分。
1997年5月9日,為表達中瑞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主管部門和瑞典王國郵政主管部門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聯合發行了《珍禽》特種郵票,全套2枚。環頸雉體長1米左右,也是雌雄異色。這套郵票也是第一套由外國名家雕刻的新中國郵票。
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這兩道土石壩被稱為“二期圍堰”,堰高76米,總土石方量達1130萬立方米。在長江激流中修筑如此規模的土石圍堰,是世界水電建設史上的一大創舉,三峽截流的綜合難度將位居世界水電工程之首。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 1997年5月1日,為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50周年,郵電部發行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紀念郵票,全套3枚。
1997-17 《花卉》特種郵票(與新西蘭聯合發行)
(2-1)為“中國玫瑰”。畫面選取了有幾百年歷史的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的玫瑰。畫面選取了新西蘭近年培育的名貴月季“白云之鄉”。畫面采用中國傳統工筆花鳥畫技法,線條細膩,賦色濃郁、鮮艷、亮麗,使花卉蘊含勃勃生機。
1997-12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七十周年》紀念郵票
(5-1)為“陸軍”。面值50分,3001.75萬枚。畫面以國產主戰坦克為核心展示陸軍形象。 (5-2)為“海軍”。畫面以海軍新型導彈驅逐艦為主圖展示海軍形象。 (5-5)為“陸海空聯合演習”。面值200分,2521.75萬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