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附圖是一件張元濟(號菊生)寄出的掛號信封,從上海寄云南府(昆明),寄出時間是戌申年六月初五,貼郵票2分3枚、1分1枚,面值合計7分。信封正面寫有“七月初二日到”,共用了26天。日期旁還有亇“L”字,是表示時間。

信封正面
信封背面
附圖是一件張元濟(號菊生)寄出的掛號信封,從上海寄云南府(昆明),寄出時間是戌申年六月初五(1908年7月3日),貼郵票2分3枚、1分1枚,面值合計7分(當時平信郵資2分、掛號費5分)。信封正面寫有“七月初二日(7月29日)到”,共用了26天。日期旁還有亇“L”字,是表示時間。
收信人是“云南提學使”,此人姓葉,名爾愷,他至遲在1892年就與張元濟相識,當年同在北京任翰林院庶吉士,且同為浙江籍。或為此,就由張元濟親筆給葉回信。信的內(nèi)容已不詳,但在封上還批有如下字樣“圖書課查照,所運書籍到后,除增(?)告白外,並札各屬速購為要”,可見“購書”也是此信的目的之一。另,上述批語以及正面左邊的“張菊生”三字,也可能都是葉爾愷所寫。
當年張家住在北長康里,在虹口地區(qū),信函拿到當時設(shè)在北京路、江西路的上海郵政總局去投寄,信封正面右下角還有一個上海總局的英文掛號戳,編為“29315”號。
另見《中國集郵報》2月17日(2130期)首頁刊登《變色油墨點綴“商務印書館”郵票》,文稱郵票上有“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始人張元濟”題寫的對聯(lián)。張元濟是1903年才到商務工作,說他是“創(chuàng)始人”是錯誤的。
1956年1元人民幣價格
白鶴小型張,價格一飛沖天的郵票
佳郵欣賞:1992年最佳郵票
孫中山小全張郵票三地發(fā)行量73.35萬
《紅山文化玉器》郵票的發(fā)行背景
2017年11-12月紀特郵票發(fā)行量及分析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搗練圖小型張的收藏為何能夠帶來更大的收益,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夠舉一反三地運用到其他藏品的收藏過程中去,話不多說,馬上和大家來了解一下具體的內(nèi)容吧。
第二套人民幣承載了人們太多的酸甜苦辣。收藏他等于收藏一本最好的社會科學教科書。謹記歷史,開拓未來。所以1953年5角紙幣的收藏意義非凡,它具有的歷史價值、印制精美、存量少且具有良好的防偽功能的特點,成為人們收藏它的重要原因。
郵票一套四枚,分別從春夏秋冬的角度切入,以點代面地呈現(xiàn)了旗袍的萬般風情。四枚票分別呈現(xiàn)了旗袍設(shè)計中經(jīng)典的四款袖子處理方式:浣紗袖、露肩袖、五分袖、七分袖,以及四款風韻各異的盤花扣。
一共是武當山的四個景點,用特有的筆觸將武當山景色描繪了出來,整套郵票讓人感受到了武當山道家的莊嚴神圣感,飄逸清秀的山峰和供電,看起來古樸優(yōu)雅,道家第一圣山一定值得大家收藏。
九四年發(fā)行的桂花無齒小型張聽說當天就長了100多甚至到了200,從100到1000再到300,反復的浮動然后在各類郵票的大量出現(xiàn)而停到了500元,這樣的速度是因無齒掛花小全張僅發(fā)行了50多萬枚,數(shù)量是稀少與人為的大購才導價格的如此之高。
中國郵政定于昨天發(fā)行了《第六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紀念郵資明信片1套1枚,明信片規(guī)格為165毫米×115毫米,明信片郵票面值80分,售價1.20元。
“多彩貴州”普通郵資明信片將問世
多彩貴州郵資圖主圖介紹:習稱贊貴州為“公園省”,此枚郵資圖以“多彩貴州”為主線,秉承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理念,以不同色塊表現(xiàn)出貴州紅色文化、山地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
建議發(fā)行完善《中國古代神話》系列郵票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是遠古先民想象的產(chǎn)物,富有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不僅給中國歷史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中國文學史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正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源頭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