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時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因在三秋之半而得名。中秋節是有著久遠歷史的中國傳統節日,是僅次于春節的重要節日。到了南宋,中秋節成為全民歡慶的重要節日,賞月,吃月餅,觀潮,團聚宴飲,這些慶祝方式一直延續到今天。


| 圖序 | 圖名 | 面值 |
|---|---|---|
| 1-1 | 月圓中秋 | 1.20元 |
郵票資料
志號: 2016-23
發行日期:2016年8月28日
郵票規格:30×50毫米
齒孔度數:13.5度
整張枚數:版式一 16枚、版式二 6枚
整張規格:版式一 150×240毫米、版式二 180×128毫米
版 別:膠印(采用局部燙印工藝、香味油墨)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設 計 者:崔景哲、李云中
版式二邊飾設計者:史淵
責任編輯:干止戈
印 制 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背景資料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時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因在三秋之半而得名。中秋節是有著久遠歷史的中國傳統節日,是僅次于春節的重要節日。中秋節起源于原始社會對月亮的崇拜,唐代已經有“中秋節”一詞。到了南宋,中秋節成為全民歡慶的重要節日,賞月,吃月餅,觀潮,團聚宴飲,這些慶祝方式一直延續到今天。月圓中秋,情滿中秋。那一輪中秋圓月,亙古如斯,未曾改變。不曾改變的,還有對真情的珍惜,對傳統的禮敬,對節日的喜愛。
郵票采用中國畫工筆手法。郵票上半部分是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嫦娥奔月》;下半部分采用民間中秋拜月的場景,祈求生產豐收、身體安康,多福多壽、家庭團圓。
該套郵票由崔景哲、李云中設計,采用膠印、局部燙印工藝印制,由河南省郵電印刷廠印制。
2016-18 《水果(二)》特種郵票
2016-28 《四川大學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紀念郵票
2016-10 《二十四節氣(二)》特種郵票
2016-12 中國古鎮(二)特種郵票
2016-15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二)》特種郵票
2016-3 《劉海粟作品選》特種郵票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這是中國首次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 杭州峰會會標圖案由20根線條勾勒出一個橋形輪廓,寓意二十國集團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之橋、國際社會合作之橋、面向未來的共贏之橋。
1934年10月,由于中國共產黨內“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保存有生力量,中共中央被迫率中央紅軍主力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實行戰略轉移。
2016年是農歷丙申年,即十二生肖的猴年。在十二生肖中,申猴位列第九,有長久長壽之意,又因“猴”與“侯”諧音而聯系為“加官封侯”,寓意吉祥富貴。 注:同時發行《丙申年》郵票版式三,用于贈送給預訂2016全年紀特郵票的預訂戶。
中國郵政定于2016年7月13日發行《殷墟》特種郵票1套3枚。郵票將殷墟的三件代表性文物甲骨文、青銅器、玉器完整地呈現于畫面中,背景中的水墨效果將3枚郵票聯系在一體,相互呼應。
相思鳥在分類上隸屬于鳥綱雀形目畫眉科相思鳥屬,共有兩種,即紅嘴相思鳥和銀耳相思鳥。郵票展示的紅嘴相思鳥是馳名中外的觀賞鳥。紅嘴相思鳥羽色美麗,鳴聲動聽,上體呈橄欖綠色,下體橙黃,其顯著特征是紅色的喙和色彩鮮艷的翼斑。
2016-29 《中華孝道(二)》特種郵票
“親嘗湯藥”中,漢文帝盡心照料患病的生母薄太后,每碗湯藥必先嘗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文姬續書”中,蔡文姬遵父蔡邕之囑整理其遺作,即使被擄掠至匈奴十二載仍不忘父托,歸漢后,憑記憶寫下父親的四百卷作品。
2016-10 《二十四節氣(二)》特種郵票
2006年,“農歷二十四節氣”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套郵票展示了二十四節氣中夏季的六個節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該套郵票由劉金貴、王虎鳴設計,北京郵票廠影寫版印制。
2016-26 《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
中國郵政定于2016年9月10日發行《海上絲綢之路》特種郵票1套6枚,圖案內容分別為: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海上交通,全套郵票面值7.80元,另發行小全張1枚,售價11.7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