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發行的1953年10元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個幣種,發行于1955年,俗稱大黑拾。 其正面圖案是工農聯盟圖及背面圖案的主色調都是黑色,因而也被稱為黑十元。就目前人民幣投資市場總體降溫的情況來看,大量下手風險可能較大。
我國發行的1953年10元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個幣種,發行于1955年,俗稱大黑拾。大黑拾的票面的主景是一位健壯的工人的圖像,在旁邊一位農婦用手捧著一束稻草站在一邊,而她的眼睛則是朝向工人的手指所指的方向張望過去的,這些都無不展現了中華各族人民的和諧一家的和睦氣氛。整個票面的周圍則是大白邊,沒有過多的修飾,大黑拾的背面主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在其下方則是印有中國人民銀行的字樣,而且還被一個橢圓環繞在周圍,這也象征著團結一心,共同奮進的意味。
很多人都想知道,究竟是在什么情況下才可以產生出這樣的一枚珍貴的紙鈔呢?原來,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第一套人民幣由于版別多、面額大以及防偽功能差等問題,急需要設計第二套人民幣代替,但是受到當時我國國內印刷技術和生產能力等等的限制,我國政府向蘇聯尋求幫助。1952年,在“三種鈔票”(三種面額的鈔票為:叁圓、伍圓、拾圓)問題會談過后,第二年,中央領導批準委托蘇方代印叁圓和伍圓券。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流通,其中有叁圓、伍圓兩種蘇聯代印的鈔票。面額比較大的拾圓券的版樣1955年2月1日才交付給蘇方,經過商量討論之后正式定稿為:工農聯盟。在當時,拾元券的立意很明確,戰爭過去了,要和平建設,要維持世界和平,所以1957年12月1日蘇聯代印的拾圓券才正式發行流通。
但是在從1960年開始,中蘇關系開始不斷惡化,蘇聯這位“老大哥”在撕毀合約后,卻還保留著我們人民幣叁圓、伍圓、拾圓鋼板印模,嚴重地干擾了我國的財經政治秩序,領導人害怕會在國人生活方面造成一定的恐慌,所以通過商量之后,中國人民銀行限期兌收叁圓、伍圓、拾圓的人民幣,兌收期限為30天,拾圓券的人民幣從發行流通到兌收只有7年,大黑拾發行時間明顯比另外的短,存世量很少,收藏投資價值非常高。
其正面圖案是工農聯盟圖及背面圖案的主色調都是黑色,因而也被稱為黑十元。其設計還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自審查還得到了一些寶貴的修改意見,充分體現了我國領導人對第二套人民幣的重視。版面設計還獨具民族特色,深受我國各族人民的喜愛,其防偽技術也非常好,具有較好的反防偽功能。
在這款大黑拾中沒有特殊的暗記,但是因為四周的白邊很大,所以也被稱為“大白邊”,這也算是一種特色。到目前為止,它是我國人民幣發行歷史上票幅最大的一款,也特別有意義。只不過因為中蘇關系的破裂,這種版別的人民幣被迅速召回,導致存世量十分稀少。正因為它很稀少,才促使藏家想了解1953年10元人民幣值多少錢。
大黑十紙幣回收價格:1-8-20萬元(價格僅供參考)
看到這個價格,是不是很震驚呢?大家沒有看錯,一款大黑拾的確價值10萬,并且很難找到。現在想一想,如果在那個時期偷偷藏一款大黑拾,現在是不是就可以在三線城市給個首付?只不過那時的經濟正在恢復中,溫飽問題沒有解決,再加上涉及到政治問題,沒有人敢私自留下來。更何況大家也沒有收藏意識,不知道1953年10元人民幣值多少錢,更不知道收藏它有什么好處。
大黑十的名字來自于錢幣的外觀,這么霸氣的名字好像正好襯托了它獨特的收藏魅力。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大黑十可以說是逆道而行,有人說它是錢幣收藏界的一朵奇葩。許多錢幣投資者雖對總體市場失去信心,但對大黑十的熱情卻依舊存在。記者在調查中也了解到,看著大黑十穩定的走勢,它的吸引力依然持續升溫,粉絲團也越來越多,投資者們都相信,在錢幣市場回復熱鬧的時候,大黑十的價格依然有更大的上漲空間。
無論何種投資方式都是有風險的,這句話相信收藏者已經聽到不少。就目前人民幣投資市場總體降溫的情況來看,大量下手風險可能較大。但是看著53年黑十元在逆流中也能往前,讓我們對這款錢幣增添了不少信心。專家分析,除了這款十元外觀與歷史對收藏者的吸引外,最主要的是它的存世量已經不多,在持續的消耗下,肯定會引來更多的追捧。雖然其他錢幣讓人信心大減,但筆者建議收藏者們不要放棄大黑十這種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錢幣,不妨多留意它的動向,在平穩中逐步漸進,這才是有升值潛力的人民幣,大家看準了時機就要趕緊下手了。
本站部分內容收集于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