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崇禎通寶,明毅宗朱由檢崇禎元年始鑄。錢文真書,通寶之“通”字有單點、雙點之分。錢文"崇禎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順讀。 另外有一種背文為滿文,據說為清兵入關時所鑄,也有人懷疑可能是民間私鑄錢。另外崇禎通寶還有合背錢。
崇禎通寶,明毅宗朱由檢崇禎元年(1628-1644年)始鑄。崇禎錢以闊緣錢式為主,品種更為復雜.面文書體版式各異,背紋更是紛雜混亂.文字有神,氣色和老舊感自然,包漿老道溫潤,傳世美品.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歷史價值。《續文獻通考》載∶天啟七年12月,戶工二部進崇禎新錢式,帝令每錢一文重一錢三分,務令寶色精彩,不必刊戶工字樣。錢文真書,通寶之“通”字有單點、雙點之分。有小平、當二、當五,又有當十型大錢四種。
小平錢徑一般2.2~2.6厘米(實測最大徑2.6厘米),重約3~6克;當二錢徑一般2.7厘米,重3.7克;當五錢徑3.3厘米,重6.2克,南都錢較輕。其間的輕重沒有什么規律。錢文"崇禎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順讀。錢背有星月,也有的有奔馬圖形,俗稱"跑馬崇禎"。
另外有一種背文為滿文,據說為清兵入關時所鑄,也有人懷疑可能是民間私鑄錢。小平、折二、折五錢背文繁雜混亂,有記重、記天干、記局、記地、記局兼記值、吉語錢等,名目繁多,舉不勝舉,其中以光背及記地平錢為最多。傳世當十大錢光背無文,有文者。另外崇禎通寶還有合背錢。
崇禎通寶是一種明朝貨幣,由明毅宗朱由檢于崇禎元年始鑄。除了這一特色之外,它跟其它崇禎通寶會有一些共同的屬性,比如說是圓形方孔錢,在正面位置上有寫著崇禎通寶的字樣等等。
崇禎在位時鑄行的崇禎通寶,種類繁多,計有百余種。崇禎元年開鑄的崇禎通寶,每文重一錢二分五厘,鑄作優異。崇禎通寶背八卦花錢,尺寸:直徑43.5~45.9mm*厚度2.8~3.5mm 重量:34.9g 有粉銹,藏品價格:3210元。
崇禎通寶在現在是具有一定收藏價值的,目前大家也很好看這一枚古錢幣的升值潛力。實際這種版式是常見品,僅襄樊地區出土出水上百枚之多,而且有多種版式。 第二,崇禎光背小平錢內三點寶版式,雙點通爾寶,爾字右邊為兩點。
不過這些類型的崇禎通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錢幣表面的字文古樸厚實,不經意間使得收藏愛好者浮想聯翩。說完字文,自然還要看其成色如何,崇禎通寶的顏色偏棕色,有一種說不出的自然感,一眼便可以知曉這是一種古物。
由陜甘地區鑄,錢體較厚重,鑄工差于京版,面文為八分書崇、略式禎、單點通、爾寶。貴版,鑄于貴州地區,有上貴單雙點通和上貴下星。 崇禎通寶背太平,當時稱為太平的地方,有甘肅太平監和廣西太平府,四川夔州府太平縣;鑄造地為后者。
在歷譜中所載崇禎通寶背壽大錢,皆為銅質,未見有錄入其它材質鑄品。而本人多年前有藏一品“崇禎通寶背壽”鉛質錢,可謂稀罕,十分難得。兩錢大小一致,重量差距屬于正常范圍。由此可見,上述崇禎通寶背壽錢,當為宮門大開,燕山立見。
2019崇禎通寶大全
明毅宗朱由檢是一個勤儉勤勉,兢兢業業的皇帝,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從幣值來看,有小平、折二、折五,以及折十大錢四種。崇禎通寶版別之復雜、品類之繁多,尤其背文之多,在我國錢幣史上都是比較罕見的。
崇禎通寶版別
崇禎年間鑄行的崇禎通寶,種類繁多,計有百余種。崇禎元年開鑄的崇禎通寶,每文重一錢二分五厘,鑄作精良。崇禎通寶背監二、監五,都是比較稀少的版別,背監二市場價格8000元左右,監五市場價格3000元左右。
崇禎通寶銅錢值多少錢 崇禎通寶投資價值
古錢幣有很多品種和版別,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古錢幣當中一員-崇禎通寶。在1628到1644年間鑄造流通的明代貨幣,我們稱它為崇禎通寶。這種古錢幣它的整體設計比較簡單,乃是圓形方孔呈現,以銅作為主要材質,正面按照上下右左的方式寫著崇禎通寶四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