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編49,8分,圖案為“愚公移山”,體現林縣人民艱苦奮斗、 克服重重困難的精神。 紅旗渠是河南省林縣為解決縣缺水困難,動員全縣人民,使用簡陋的工具,克服重重困難,經過近10年的艱苦奮斗修筑而成的引水工程。
編號郵票49-52 紅旗渠
編號郵票86-90 兒童歌舞
編號郵票66-77 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
編號郵票57-62 熊貓
編號郵票12-2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五十周年
編號郵票63-65 中國婦女
編64,8分,圖案為“女委員”。 這套郵票的發行就很好地表示出了我國成立以后中國婦女在各種工作崗位上占有了強有力的位置。
編號郵票36,8分,圖案為“文藝工作者深入工農兵,邊勞動、邊宣傳”。 發行日期:1972.5.23。 物以稀為貴,除了題材和內容之外,刊行量少、存世量少的郵票雖然更有代價。
物以稀為貴,除了題材和內容之外,刊行量少、存世量少的郵票雖然更有代價。老JT郵票的價值較高,保值、增值較不變、受市場顛簸影響小。
編57,20分;編58,10分;編59,8分;編60,8分;編61,4分;編62,43分。 發行日期:1973.1.15。 1961年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成立時,選熊貓的形象作該會會徽。世界各大動物園每種有滅絕危險的珍稀動物前均懸掛此徽志。本套郵票共6枚。
編39,8分,圖案為“五項球類運動”。 發行日期:1972.6.10。 為了宣傳發展體育運動的意義和作用,紀念毛澤東“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字發表20周年,中國在1972年6月10日舉行了全國五項球類運動會,并發行了這套郵票。
編78,8分,“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組”。機組后面是高壓輸電線鐵塔。 編79,8分,“機動水稻插秧機”。 這套郵票展示了中國在工業生產中的最新成就。
編號郵票66-77 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
編66,4分,圖案為“青花鳳首扁壺”,1970年10月在北京市舊鼓樓大街路豁口東元代窯藏出土。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考古也受到沖擊,但考古發掘工作并未間斷。后期,一批珍貴文物出土,在文物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編號郵票1-6 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
發行日期:1970.8.1,影寫版,背面刷膠,設計者。雖然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就脫離了戰亂的時期,但是國家成立之前的經典戰斗事跡還是會留在人們的心中,這套編號郵票的發行也很好的為智取威虎山的戰斗事跡作出了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