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赤峰玉龍”再上國家名片! 日前,記者從赤峰市集郵協會獲悉,中國郵政集團將于4月9日發行《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一套3枚,圖案分別為玉龍、玉鳳、玉人。郵票圖案上的第一枚玉龍出土于赤峰市敖漢旗下洼鎮河西村,現存于敖漢旗博物館。
【喜大普奔!“赤峰玉龍”再上國家名片!】
日前,記者從赤峰市集郵協會獲悉,中國郵政集團將于4月9日發行《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一套3枚,圖案分別為玉龍、玉鳳、玉人。郵票圖案上的第一枚玉龍出土于赤峰市敖漢旗下洼鎮河西村,現存于敖漢旗博物館。是繼我市2000年3月7日國家郵政部門發行《龍文物》特種郵票、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的新石器時代“中華第一龍”之后,我市另一件玉龍進入《紅山文化玉器》郵票之首。
《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的玉龍龍首大眼圓凸、大耳直立,龍身卷曲如玦環狀,通高7.1厘米,寬5.9厘米,中孔徑1.6厘米—1.9厘米,小孔0.2厘米—0.6厘米,體厚2.1厘米。是紅山文化中發現較多的典型玉器。
《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的玉鳳、玉人出土于遼寧省朝陽市境內的凌源市凌北鎮三官甸子村牛河梁遺址的第十六地點,現館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中,玉鳳曲頸回首,羽翅層次分明,線條優美流暢;玉人雕琢了一位通神行法的巫者形象。
紅山文化遺址最早發現于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后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上世紀70年代起,對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并對遼寧的凌源、喀左,建平的牛河梁遺址群進行了大規模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2014年,內蒙古赤峰市與遼寧朝陽市共同簽署了《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備忘錄》,宣布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目前,我市的申遺工作正在加緊進行之中。
該套郵票由夏競秋設計,河南省郵電印刷廠印制。通過局部燙印、壓凸工藝,將紅山文化玉器既質樸無華又神秘高貴的藝術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與此同時,該套郵票還極具收藏價值,不僅宣傳了魅力赤峰,還向世界展示了紅山文化底蘊。紅山晚報記者:朝暉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小型張
2017年3月20日,中國郵政發行2017-6《春夏秋冬》特種郵票1套4枚,分別為“春燕剪柳”“夏荷戲水”“秋雞鳴穗”“冬雪映梅”,其中“春燕剪柳”“冬雪映梅”分別展示了“風箏”“燈彩”“煙花爆竹制作技藝”“漢字書法”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月份唯一紀特新郵——《紅山文化玉器》特種郵票4月9日將展現在我們面前。該郵票一套3枚,選取紅山文化玉器中有代表性的玉龍、玉鳳、玉人3件玉器進行設計表現。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讓大家對于關公有更深入的了解,2011年的時候國家專門發行了關公題材的郵票,包含了2張郵票和一張關公小型張。我們今天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其中的關公小型張的一些基本的信息,希望能夠給大家在這張郵票的收藏上提供一些必要的參考。
很多剛剛進入到郵票收藏領域的藏友可能會對要收藏什么類型的郵票感到迷茫,到底是單張的郵票好一點,還是說小型張、大版張之類的呢? 通過這些內容的分享,美好家園小型張的收藏價值您是否已經了解得比較透徹了呢?
盡管2017年11月郵政曾經宣布減量發行,但事實上,11月份以后的郵票減量并不明顯,和2017年下半年的郵票發行量相當。 總體和2016年相比,2017年發行量還是有明顯的下降,最少發行量1159萬,而2016年最少發行量標準化大會1289.97萬,比2017年最少量多了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