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郵政定于2017年5月19日發行志號為2017-10《中國恐龍》特種郵票1套6枚,小型張1枚。引人注目的是這套郵票小型張首次采用了恐龍形狀的異形齒孔防偽方式。該套郵票由世界公認的最優秀的恐龍畫家之一趙闖設計,采用膠雕套印方式印制。
中國郵政定于2017年5月19日發行志號為2017-10《中國恐龍》特種郵票1套6枚,小型張1枚。郵票圖名分別為青島龍(6-1)、永川龍(6-2)、華陽龍(6-3)、中華龍鳥(6-4)、巨盜龍(6-5)、小盜龍(6-6),郵票總面值9.30元,小型張圖名為馬門溪龍,面值6元。郵票規格30×40毫米,套票版外形規格134×180毫米,小型張外形規格120×80毫米,小型張郵票規格45×68毫米。引人注目的是這套郵票小型張首次采用了恐龍形狀的異形齒孔防偽方式。該套郵票由世界公認的最優秀的恐龍畫家之一趙闖設計,采用膠雕套印方式印制。
恐龍是中生代時期的一類爬行動物,生活在距今二點三億多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全世界七大洲都有恐龍的遺跡,世界上的恐龍約有650至800個屬。我國的內蒙古、山西、遼寧、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重慶、云南、貴州、四川、新疆等地都發掘過恐龍化石,其中有記述的恐龍種屬有160多種,約占全世界的六分之一,恐龍蛋的數量和保存質量居世界第一。
《中國恐龍》特種郵票及小型張分別展現了截止目前我國發現的七大恐龍,分別是山東萊陽金崗口村西溝的棘鼻青島龍、重慶市永川區五間鎮上游水庫的永川龍、四川盆地低下沙溪廟組地質層的華陽龍、遼西熱河生物群中發現的中華龍鳥、內蒙古二連浩特盆地的巨盜龍、遼寧省九佛堂組發現的小盜龍以及小型張上的四川省宜賓市馬鳴溪渡口發現的馬門溪龍。
《中國恐龍》特種郵票的發行,有利于帶動恐龍文化全民科普教育,推動以恐龍為主的古生物研究和科普熱潮。初步了解,有關恐龍主題郵局有四川自貢恐龍主題郵局、江蘇常州“恐龍時光”主題郵局。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也是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為世界上收藏與展示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以“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而聞名世界。四川自貢恐龍主題郵局是全球首個以恐龍文化為背景的主題郵局,位于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恐龍園區(自貢恐龍博物館)內,2014年元月運營,2017年自貢恐龍主題郵局重裝升級迎客,分別有主題郵政日戳和紀念郵戳。
常州環球恐龍城位于江蘇省常州新北區,是一座集主題公園、游憩型商業、文化演藝、溫泉休閑、動漫創意為一體的恐龍主題綜合度假區,包括中華恐龍園、迪諾水鎮、恐龍谷溫泉、恐龍城大劇場等。江蘇常州“恐龍時光”主題郵局于2014年12月20日在中華恐龍園環球恐龍城迪諾水鎮閃亮登場,主題郵局有環球恐龍城專用郵政日戳,以及多種恐龍主題特色明信片,并提供侏羅紀明信片慢遞服務業務。
產于我國福建的壽山石,光澤晶瑩,通靈溫潤。據考至遲在南北朝時已有開采發掘,逐步發展為獨立的壽山石雕藝術,其技法高超,風格獨特,在石雕業中一支獨秀,深受海內外人士青睞。
如今,郵票收藏受到大眾的喜愛與青睞,人們對于郵票知識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盧天驕當年設計特46《唐三彩》時,一開始就反復思考,如何在郵票上再現歷史文物又能賦予其時代的新鮮感?這正是盧天驕心之所想。
我國著名集郵家郭潤康先生今天早晨6時在貴陽去世,享年100歲。 我們相信郭老在天堂也會有集郵相伴,也會快樂集郵!
現在梅花小型張的收藏潛力大大發展,大家只要多多關注這些具有大的收藏潛力的郵票選擇有發展價值的郵票進行收藏,一定就能在郵票市場上獲得更多收獲。
9月20日,中國郵政將發行《張騫》特種郵票1套2枚,小型張1枚。作為張騫封侯地,河南省方城縣將舉辦《張騫》特種郵票首發式。
盡管2017年11月郵政曾經宣布減量發行,但事實上,11月份以后的郵票減量并不明顯,和2017年下半年的郵票發行量相當。 總體和2016年相比,2017年發行量還是有明顯的下降,最少發行量1159萬,而2016年最少發行量標準化大會1289.97萬,比2017年最少量多了11.3%。
生肖票發行量簡析
觀看了網上直播的己亥年生肖票印刷儀式,雖然是卡的很厲害,還是堅持看完了。但儀式上官員并未宣布2019年的豬會減量,眾所周知,如果2018年的行情直到年底依舊極度萎靡,相信2019年減量發行也是必要措施。
曾乙編鐘小型張,專家分析推薦
很多專家都對剛剛入行的收藏家推薦曾乙編鐘小型張郵票,一方面是因為它的投資價值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種紀念郵票的藝術價值高,從外觀上來看,這種曾乙編鐘小型張制作非常精美而且很適合保存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