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今社會,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早已不是經濟、軍事、文化等單一層面的較量,而是綜合實力的比拼。郵政儲蓄比現代郵政體制的誕生晚了21年,在中國的發展更是經歷了無數波折。1896年光緒皇帝御批,準許開辦大清國家郵政。
當今社會,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早已不是經濟、軍事、文化等單一層面的較量,而是綜合實力的比拼。記得前幾年笑星馮鞏在“春晚”上說過:“相聲界我影視演得最好,影視界我導演導得最棒,導演界我編劇編得最巧,編劇界我相聲說的最逗,這年頭就得玩個綜合素質。”話雖是句玩笑話,但理卻不粗,綜合能力的提升的確可以為我們在競爭中增加制勝的砝碼。這種例子在商業發展中也屢見不鮮,比如郵政部門就曾“不務正業”,在傳統的寄遞信件之外,還開展了匯兌、儲蓄等多種業務。郵政儲蓄比現代郵政體制的誕生晚了21年,在中國的發展更是經歷了無數波折。
英國是現代郵政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最早開展郵政儲蓄的國家。1896年光緒皇帝御批,準許開辦大清國家郵政。為了使國家郵政辦得像模像樣,1908年時任郵傳部尚書的徐世昌向清廷建議:“郵政儲蓄金,法良意美,應當效仿。”
大清郵傳部尚書徐世昌
當時,清朝郵政部的各級官員對如何開展郵政儲蓄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為此,徐世昌特別遴選了一批公費留學生到奧匈帝國,專門學習郵政儲蓄金。1911年,包括陳廷驥在內的20個赴奧留學生懷揣著新思想和新管理技術回到祖國,再通過郵傳部的考試后,即準備全部錄用。當時的郵政總辦、法國人帛黎,擔心這批具有專業知識的中國青年會打破外國勢力獨掌大清郵政的局面,就以儲蓄金尚未開辦為由,將其全部“發配”到各省級郵局試用,使這批滿懷革新愿望的留學生“英雄無用武之地”!
因此,中國開辦郵政儲蓄業務的提議雖早,但由于晚清時期的社會現實,終無法得以實現。直到國民政府成立后,當年的那批留學生才開始在郵政部門擔任重要角色,尤其是陳廷驥,更在1912年被孫中山先生破格提拔為郵政司司長。在他們的不斷努力下,1919年郵政儲蓄業務終于在中國正式開辦。
為了與銀行競爭,郵政儲蓄提出了“人嫌細微,我寧繁瑣;不爭大利,但求穩妥”的經營方針。當時銀行主要是為大客戶或中產階級服務的,開戶標準較高,所需金額較大,普通百姓根本無法達到準入門檻。而郵政儲蓄的開戶標準則定的相當的低,只需要1元錢!為了吸納更多的閑散資金,郵政部門還設計了“郵政儲蓄金”郵票。
1944年,國民政府郵政部為進一步宣傳郵政儲蓄,而專門設計的一套“郵票”
“郵政儲蓄金”郵票的面值通常為5分或1角,它不能貼在信封上寄遞信件,而是為了方便小額儲戶而準備的。儲戶在手里的閑錢不足1元的時候,先購買“儲金”郵票,將其貼在儲蓄券上,由郵政部門蓋銷。待集滿1元錢后,就可以正式開戶存錢。這種儲蓄形式的出現,在普通百姓當中相當的受歡迎,同時也為國民政府吸收了大量社會閑散資金。
國民政府的“儲蓄金”郵票最早是將庫存的普通郵票加蓋上新的面值和“儲金郵票”字樣使用的;1942年國民政府開始發行專門的“郵政儲蓄金”郵票,但這卻不是在中國出現的最早的正式“儲金”郵票。日本的傀儡政府——偽滿洲國在1941年就捷足先登了。
當年,日本在中國發動侵華戰爭,原本打算速戰速決,盡快侵吞整個中國。但沒想到遭到了中國人民的奮起抵抗,尤其是國共抗日統一戰線建立后,更是使日本侵略者陷入苦戰。日本國小民少,一旦陷入持久戰則后方支援就會出現明顯的供給不足。當小日本看到國民政府通過郵政儲蓄吸納大量社會資金以供戰爭需要時,也打起了這方面的主意。1941年,偽滿洲國郵政部設計發行了“雙魚圖”郵政儲蓄金郵票。為了可以在全中國范圍內使用,吸納到更多的戰爭經費,小日本“忍痛”放棄了宣傳偽滿洲國的機會——這套儲金郵票上沒有出現任何的“滿洲國”及“滿洲帝國”字樣!
1941年,偽滿洲國郵政部發行的“雙魚圖”儲蓄金整版郵票,“魚”與“余”同音,有“年年有余”之意,如今這版百枚連張的整版郵票價值32000元
新中國成立后,出于建立“大一統”的銀行體系的考慮,曾于上世紀50年代停辦郵政儲蓄;1986年,為了適應四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在國務院的指示下,郵政儲蓄業務得以重新恢復。從我國銀行業的發展來看,絕大多數商業銀行都定位于城市業務的辦理,而郵政儲蓄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將儲蓄網點遍及農村及小城鎮,發揮惠民作用的同時也極大的拓展了自身業務,實屬明智之舉!
1月16日,河北省邯鄲市郵政局工作人員展示即將發行的《海洋石油》特種郵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將于1月18日發行《海洋石油》特種郵票。
在臺灣《全方位拍賣》目錄第80期62頁,有一件民國帆船3分舊票(圖1),蓋有“洪憲元年三月十一”日戳,戳式為英中文腰框日戳,本無可圈點之處,到是“洪憲”元年特殊的記年戳記比較罕見,查閱資料,尋找出處,原來是袁世凱恢復帝制鬧劇的佐證。
郵票的票面上,大都標印郵資金額,稱為“面值”。不過,有些郵票由于各種原因,票面上也有不標印面值的,這種郵票稱被為“無面值郵票”。這套無面值單位郵票已成了我國解放區郵票中極其難得的珍品。
不過我們都知道郵票曾經是作為郵資憑證而存在的,但是一定不知道郵票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用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因輔幣缺乏,就把郵票印在厚紙上,背面則印上與郵票面值相同的數值并注明”此郵票與輔幣等值流通“字樣。
郵票色標,作為整版郵票邊紙的要素之一,成為集郵者了解郵票印刷用色的直觀窗口。《中國集郵大辭典》中,對“色標”的定義是:色標,就是在影寫版、影雕混合版、膠版印刷的全張郵票紙邊上表示印刷色相的標記,又稱“色級標記”。
近一個世紀之遙的漫漫路途,走來“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這就是風云90春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201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日。
除了好好收藏郵票,郵票還能這樣玩
不過我們都知道郵票曾經是作為郵資憑證而存在的,但是一定不知道郵票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用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因輔幣缺乏,就把郵票印在厚紙上,背面則印上與郵票面值相同的數值并注明”此郵票與輔幣等值流通“字樣。
為集郵者發行的文字連印票
“文”字郵票共發行了19套80枚,其中有兩套為連印設計,即文1《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的(2-6)、兩個5圖連印和文10《毛澤東最新指示》的全套連印。原本備受貶抑的集郵者,亦是“文”字郵票最虔誠的保護者和發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