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朝距今較近,很多物品并未被歲月銷毀,不復存在。且嘉慶通寶的制作材料是銅,不同于清朝晚期用銀制造錢幣,這也是其價格較低的原因之一。
清朝距今較近,很多物品并未被歲月銷毀,不復存在。相反,不計其數的清朝古物存于世上,記載著一段趣味橫生的故事。因此,很多人便會收集這些古物,感受不一樣的文化氣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古物自然包括古錢幣,這也是很多人收藏的目標。接下來我們便來介紹一下清朝的錢幣嘉慶通寶,了解它的價值。
清朝時期發行的古錢幣售賣價格普遍不高,嘉慶通寶便是其中一員,因當時古錢幣價值虛高,造成通貨膨脹,這嚴重影響了嘉慶通寶的價值。為何這么說呢?為了穩定經濟局勢,嘉慶皇帝只好加大嘉慶通寶的制造數量,如此一來,嘉慶通寶存世量大大增多,售賣價格自然受到影響。且嘉慶通寶的制作材料是銅,不同于清朝晚期用銀制造錢幣,這也是其價格較低的原因之一。那么嘉慶通寶值錢嗎?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收集古錢幣,嘉慶通寶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近年來價格稍有提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這個價格還會提升些許,直至穩定。西面我們看一下嘉慶通寶價格表就知道嘉慶通寶值不值錢。
嘉慶通寶價格表:
嘉慶通寶寶川局折十 參考價:6000元
清朝嘉慶通寶寶源局小平錢 參考價:1120元
嘉慶通寶寶泉局背上星母錢 參考價格:8400元
嘉慶通寶寶蘇局闊緣錢幣 參考價:2120元
嘉慶通寶寶泉局小平大樣母錢 參考價:6720元
清朝嘉慶通寶寶源局逆背大錢銅錢 參考價:10000元
嘉慶通寶背星銅幣 參考價:1500元
錢幣上以楷書書寫文字,有光背及背巨星兩種形式,據業內人士分析,可能是由于鑄造的地區不同,從而出現了這兩種形式。嘉慶通寶的成分以三成白銅,七成紅銅為主,每一千銅錢在當時可稱為一串。
嘉慶通寶是大眾收藏品,有一定數量收藏者,前期國內各區域都有實力型買家介入嘉慶通寶板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場供貨量,導致其價格快速走高。同時,嘉慶通寶的價值也在同步上升。從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預計后期嘉慶通寶的價格還將繼續上漲。
錢面文字"嘉慶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一枚直徑24mm以上,厚1.0mm左右的嘉慶通寶的價格為18元,而一枚普通的,直徑只有10mm左右的嘉慶通寶的價格只有2元到3元。如果是一套完好無損的嘉慶通寶的話,價格為169元。
嘉慶通寶寶泉局直徑26毫米黃銅雕母錢,從最初的成交量就可以發現市場價格大約達到58,000元。嘉慶通寶背麒麟圖鎮庫大錢,市場價格大約是在2萬元左右。嘉慶通寶普通小平錢直徑24毫米,市場的價格僅僅只需要10元。
我們暫且不談這種說法是否具備真實性,嘉慶通寶作為五帝錢中的一種,自然引起了不少黑心商販的關注。如果發現問題,應當及時聯絡相關部門,逮捕不法商販,抵制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促進收藏界的交易一片和諧。
真正的嘉慶通寶不管怎樣研究,都會看到人工雕刻后的痕跡。眾所周知,不管是嘉慶通寶的雕母還是其它錢幣的雕母,都是使用上等材料雕刻而成,這是它的主要特征。這就需要藏家們仔細區分,找到真正的嘉慶通寶雕母才能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