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1年4月29日,由中國郵票總公司和日本郵趣協會聯合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在日本神戶開幕。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1年4月29日,展現出來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

1981.4.29。影寫版。P11.5×11。30mm×40mm。20(4×5)。[G]。
萬維生。北京郵票廠。
???????1981年4月29日,由中國郵票總公司和日本郵趣協會聯合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在日本神戶開幕。之后,又在日本名古屋及東京等地進行了巡回展出。這次展覽,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為主,同時還展出了中國革命戰爭時期(1929—1950)、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清代(1878—1911)三個歷史時期的郵票,共800余套3700余枚。此外,展覽會還展出了中國早期郵政文物、郵票原畫、原圖、雕刻原版、手稿、印樣等多種珍品。
本套郵票共2枚。
2-1為“友誼之花”。主體圖案為中國的大熊貓。大熊貓是世界珍稀動物,現在僅生存于中國的一些高山森林中,因此熊貓又被稱為中國的“國寶”。中國政府為增進國際友誼,促進人類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曾將熊貓贈送給某些國家,因此,它又有“友誼之花”的稱號。畫面的背景為色彩絢爛的郵票形色塊。
2-2為“一衣帶水”。中、日兩國隔海相望,中、日之間的交往歷史悠久。據傳說,秦始皇時代(公元前三世紀)就曾有一個叫徐福的人在駕船出海尋找神仙時到達日本。中日交往頻繁始于隋唐,此時,日本正值大化革新時期,興盛的唐代文明成了他們的學習對象,大批使唐團來華學習、居住。郵票中的船便象征了兩國之間的這種關系。郵票中的另一圖案“雄雞”則代表1981年,因為按中國傳統的農歷紀年,1981年是辛酉年,也就是雞年。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1年4月29日,展現出來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以有一枝花和一衣帶水為主題展現出了這次博覽會的主題,這次的博覽會在日本神戶開幕同時也在日本各地舉行了巡回展出,很好的為我國傳統的藝術民族文化作出了宣傳。該郵票中有一枝花為主題的圖案為我國的國寶大熊貓,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野生珍稀動物選用它作為郵票的主圖案,也很好地提高了人們保護大自然愛護野生珍稀動物的意識。同時熊貓也作為我國與日本友好往來的吉祥物,促進了兩國之間友好的交流以及經濟文化共同繁榮發展。
T12 醫療衛生科學新成就郵票
T126 敦煌壁畫(第二組)郵票
這枚郵票發行于1989年9月1日,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枚。
它的齒孔數為P12,大小為30mm×40mm,大小適當,符合大眾眼光。整組郵票由于歷史文化氣息濃厚,并且出自于中國著名的郵票設計大師王虎鳴之手,設計完美,將陶器的美凸顯的淋漓極致,十分值得各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中國第一屆全國農民運動會1988年10月9日至16日在北京先農壇體育場和北京市區、郊區八個場地舉行。這屆運動會由農業部、國家體委和中國農民體育協會聯合舉辦。同時這套郵票的發行也很好地為這次運動會作出了紀念。
整組郵票出自于吳建坤大師之手,設計完美,畫面布局合理,重點突出,題材新穎,十分值得給郵票收藏家收藏。
8分 ,弓箭, 744.65萬枚。這組郵票由中國著名郵票設計大師周京新精心設計,紅色的邊框,將圖畫顯得更加的完美有古典風味,十分值得每個郵票收藏家收藏。
本套郵票共3枚。1964年1月22日,被國防部授予“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這枚郵票發行于1978年8月1日,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枚,齒孔數為P11.5×11,大小為30mm×40mm,十分方便人民收藏。
J79 中國地質學會成立六十周年
中國地質學會是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學會,為中國及世界的地質科學做出了貢獻。“石中土”表示堅硬巖石由于長期風化、侵蝕而成粉質土。這枚郵票的發行不僅紀念了中國地質學會成立一周年,同時也記錄了我國地質學會自建立以后的一路發展。
T159 辛未年
8分,辛未年,12481.65萬枚。在郵票的正中央站立著一頭正在回眸的羊,它巨大的羊角和長長的胡須顯示了它的閱歷豐厚。這枚郵票出自于我國著名的郵票設計大師雷漢林之手,布局合理,重點突出。并且由北京郵票廠印刷,保證了質量,是各位藏者不能夠錯過的藏品。
J171 國際掃盲年郵票
1987年5 月24日至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召開國際掃盲年籌備會議,建議宣布1990年為國際掃盲年。我國對于這一次活動也非常的重視,同時發行了這枚郵票促進了國家教育工作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