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一枚洪武通寶在現在能值多少錢嗎?從十年之間的古錢幣交易中查看得出、沒有價值500萬的洪武通寶、百萬的都沒有、怎么會有500萬的。就目來看,一枚洪武通寶的價格是沒有那么高的,所以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那么高的報價。
武通寶是明初鑄造的錢幣,為朱元璋在位時鑄造的錢幣,朱元璋為避諱元朝的元字,把所鑄之錢錢文一律叫通寶而不叫元寶,而不只是為避諱他自己的名字,以后所鑄之錢也都沒有元寶錢文。你知道一枚洪武通寶在現在能值多少錢嗎?不清楚的朋友就一起來看下面的價格表。
洪武通寶多少錢一枚
洪武通寶作為明代時期一大貨幣、擁有當時絕對的市場,鑄造的版本也比較多的、有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一。當十錢重一兩,余遞降至一錢止。從十年之間的古錢幣交易中查看得出、沒有價值500萬的洪武通寶、百萬的都沒有、怎么會有500萬的。就目來看,一枚洪武通寶的價格是沒有那么高的,所以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那么高的報價。

洪武通寶最新價格表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5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京”;5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鄂“:4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北平”: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浙”: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濟”:7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桂”: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福”: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豫”:8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桂一”:32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廣”:6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光背;13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二錢”: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豫”: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京”:10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北平”:8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濟”: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桂二”:4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浙”:1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二福”:7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豫”: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廣二”: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光背:13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錢”:3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北平”:1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鄂”: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浙”:1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福”:1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京”: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濟”: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桂三”: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廣三”:6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豫”: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光前:11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五”:28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五錢”: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北平”:12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浙”:3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濟”: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京”: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鄂”:6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桂五”: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五福”:4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豫”:28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廣五”: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3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6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北平十”:2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廣”:22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京十”:1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濟十”:2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鄂十”:28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豫”: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桂十”: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福”: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浙”:150元

洪武通寶多少錢一枚
同等錢各有差異小平徑2.4厘米,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15--3.3厘米,折五徑3.8--4厘米,折十徑4.4--4.5厘米,此錢以光背平錢,記錢較常見。明代錢文不稱元寶,因為朱元璋的名字中有“元”字,要避諱,所以自大中錢到永歷錢,不論大小,都稱通寶。由于鑄局不同,所鑄五等錢徑重大小皆不一,即使同局所鑄,亦有差別。各等錢鑄額大小與存世量多寡亦相差甚遠。如:洪武通寶背京小平與折二;背桂三、桂五;背廣三、廣五記局名錢與背穿上三記值錢,皆極罕見,收藏價值是比較高的。
洪武通寶小平錢稀少版別
洪武通寶牧牛花錢成交記錄
洪武通寶收藏注意事項 洪武通寶投資前景如何
洪武通寶參考價格表 洪武通寶目前市場價格是多少錢
洪武通寶投資價值分析 洪武通寶收藏潛力大不大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行“洪武通寶”,由工部主管鑄錢,下設寶源局。
我國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朝代也在不斷變化中,錢幣也各自有著每個朝代獨有的印記,今天要了解的是洪武通寶銅錢值多少錢? 洪武通寶品種特別多,所以價格也就不同,像小平以背京就是洪武通寶里最珍貴的一種版式,而光背小平的價格在5-10元左右。
而在錢幣上既稱寶又有紀重,并且是有系統、能成套的方孔圓錢,則首推明太祖朱元璋所鑄的洪武通寶紀重錢。郭死后,他統率其部,接受小明王韓林兒的封號。
明朝洪武年間,全國各省除少數省外,都沒有鑄錢爐,年鑄錢約十九萬貫,其中洪武五年時鑄錢最多。洪武《鑄錢則例》規定,鑄錢應用生銅。但當時銅材稀缺,所以就普遍用廢錢和舊銅鑄造,因銅質復雜,純度不一,而造成“洪武通寶”成色不一的情況。
明洪武年間鑄錢,局地較多,版式繁復。而在林林總總的洪武錢中,譜載洪武通寶背濟折三型錢,較為珍稀。 展目此枚洪武鉛錢,鉛質無疑。這一書體書意正是洪武錢之典型,無疑無邪矣。
根據此徑來看,其直徑大于譜載之小平背鄂錢約2毫米,又小于折二背鄂錢2毫米余,處于二者之間。據此,又可認定其乃洪武官爐之出,并無疑點。 由以上分析可斷其真偽,不虛不妄,官爐所出之小平大樣,可得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