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龍在我國是極具傳奇色彩的,在中國人的眼中,它是神獸的象征。整張郵票以白色為底,印有一條我國傳統(tǒng)的張著大口的四爪金龍,龍頭整個線條看起來兇猛而威嚴,非常符合中國人對龍的想象。
龍在我國是極具傳奇色彩的,在中國人的眼中,它是神獸的象征。我們國家在2012年發(fā)行的郵票SB(45)2012 壬辰年郵票,上面就畫有一條金龍,這種郵票的印刷分為兩種版式,一種是印有20枚郵票,整張的規(guī)格是210毫米長,170毫米寬,另外一種是印有6枚郵票,規(guī)格是180毫米長,128毫米寬,每一張單獨郵票的規(guī)格是36毫米長,36毫米寬,這種郵票的小本票規(guī)格為121毫米長,88毫米寬,售價為十二元。
SB2005乙酉年郵票是利用了白色的凈版作為圖片的背景,票面描述的是一只在黎明時正在啼叫的場景,從郵票的票面我們可以看到,雞冠用了大紅色來展現(xiàn)它的喜慶,和他的形象,相當于畫龍點睛之筆,雞的尾巴是利用了羽毛的散狀用了盛開的花兒的形象來展現(xiàn)的。
發(fā)行日期:1984.1.5。 面值:96分。 發(fā)行量:62.02萬本。 小本票規(guī)格:150mm×62mm。 收藏分析:SB1984 甲子年發(fā)行于1984年1月5日,屬于是影雕套印。
這次由其韓美林大師畫的豬年郵票,圖案活潑、貼近百姓生活,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吉祥喜慶,值得收藏。
發(fā)行日期:1982.2.27。 收藏分析:SB1982 壬戌年發(fā)行于1982年2月27日。屬于是影雕套印版本。齒數(shù)為P11.5,總共發(fā)行了140.56萬本。它的小本票規(guī)格:153mm×62mm。郵票的原作者為周令釗。由劉碩仁設計,高品璋雕刻在北京郵票廠印刷而成。
《三國演示》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國歷史文化的沉淀,也是一種傳承,它對于我國人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所以國家為了弘揚這種傳統(tǒng)文化,發(fā)行了SB2008 曹沖稱象郵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版郵票,想讓我們看一些基本資料吧。
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收藏信息在我們?nèi)粘I钪锌芍^是隨處可見,而說起收藏,大家也不再像之前一樣三緘其口,反而都是自己不同的了解。今天我們就以SB2014 動畫-《大鬧天宮》郵票為例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的推薦介紹吧
SB(5)1981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郵票市場行情
1981年的4月29日,由中、日兩國聯(lián)合舉辦的郵票展覽會在日本的神戶縣成功舉行。這次展覽展出了我國三個歷史時期的郵票,共800余套、合計3700余枚,本次展覽還展出了我國早期的部分郵政文物、原畫、雕刻原版、手稿等珍品,十分具有紀念意義。
SB(8)1983 癸亥年
發(fā)行日期:1983.1.5。 面值:96分。 收藏分析:SB1983 癸亥年發(fā)行于1983年1月5日,屬于是影雕套印版本。郵票原圖的作者為韓美林,由盧天驕設計而成,趙順義進行雕刻在北京郵票廠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