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孔廟、孔府、孔林合稱為“三孔”位于山東省曲阜市,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征,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guī)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孔廟、孔府、孔林合稱為“三孔”位于山東省曲阜市,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征,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guī)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2010年9月28日,為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和展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國郵政發(fā)行了《孔廟、孔府、孔林》特種郵票,這是建國以來國家郵政部門發(fā)行的第14套以山東地方文化題材為背景的郵票,至此儒家文化已經(jīng)第三次被選為郵票題材。
三孔特種郵票一套三枚,由著名郵票設計家郝旭東、陳景異聯(lián)合設計,分別以孔廟大成殿和孔子行教像、孔府崇光門和論語書、萬古長春坊和孔子墓為主圖,背景附有論語中的精典語句,同時還將發(fā)行三孔郵票小全張一枚。
“孔廟”。畫面主圖為孔廟大成殿,背景為孔子行教像和《論語》中的精典語句。
孔廟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樓西側300米處,是封祀孔子的廟宇,是分布在全中國及世界各地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孔子故宅改建為廟,歷經(jīng)2400多年而從未放棄祭祀,是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廟宇。
“孔府”。畫面主圖為孔府重光門,背景為《論語》古籍本和《論語》中的精典語句。
孔府,又稱衍圣公府,位于孔廟的東側。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的地方。隨著孔家地位扶搖直上,孔府家宅也漸具規(guī)模。
“孔林”。畫面主圖為孔林萬古長春牌坊,背景為孔子墓前石鼎、石案、前石碑和《論語》中的精典語句。
孔林,又稱“至圣林”在曲阜城北1公里,占地3000余畝,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已有2500多年歷史,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地。
??本套郵票采用連票形式,展現(xiàn)了“三孔”中代表性建筑、文物及《論語》語錄,體現(xiàn)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為認識、研究、傳承儒家文化提供了非常難得的契機。郵票兩邊齒孔中間一個為橢圓形齒孔。
小全張3枚郵票連印居中偏左排列;右側為直排鑲嵌在傳統(tǒng)紋飾中的“孔廟、孔府、孔林”字樣;下面邊飾為水浪波紋;背景邊飾為祥云;底色為咖啡色。
郵票素有“國家名片”和微型“百科全書”的美譽,方寸之中融匯了祖國的錦繡河山、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科技成果、建設成就、杰出人物等豐富內(nèi)容,畫面精美,內(nèi)涵深刻,題材健康向上。孔子、孟子和孔融、及嘉祥漢畫像石、曲阜孔廟東漢乙瑛碑隸書等地方題材被陸續(xù)搬上了“國家名片”。一張張小小的郵票,可以讓中華歷史文化走向世界,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的一個窗口;也可以擴大地域城市知名度、促進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文革郵票在眾多郵票中,熱度還是很高的。 1967年11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首次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的題詞:“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澤東思想。”
本套小版張,使用的是仿宣紙,這在全國尚屬首次。 二、中國古代書法--楷書小版價格 據(jù)了解,中國古代書法--楷書小版的最新價格為:30元 這一枚郵票的價格雖然不低,但是在中國古代書法題材的系列郵票中,這枚楷書小版的價格算是最低的了。
紅樓夢相關的郵票到現(xiàn)在為止已經(jīng)發(fā)行了不少,第一組是在2014年發(fā)行的。郵票內(nèi)容分別為賈母接外孫女、亂判葫蘆案、劉姥姥見鳳姐、金鎖合通靈,小型張內(nèi)容為夢游太虛幻境。判詞和曲文暗示金陵諸釵命運。
奧運火炬接力,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3月24日國家郵政發(fā)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紀念郵票1套2枚、小全張1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Jun-08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小型張。
1986年虎年郵票價格根據(jù)市場上1986年虎年郵票價格來看,網(wǎng)上單枚所售價在7-10元人民幣之間,但也有在拍賣行被拍到500、600元人民幣的“天價”,是炒作還是物超所值只能由市場來檢驗。但是從當初僅值8分錢的1986年虎年郵票,現(xiàn)在價格上漲幅度驚人卻是不爭的事實。
藍軍郵收藏價值 藍軍郵現(xiàn)在多少錢
據(jù)了解,藍軍郵因為圖案的底色是藍色,因此而得名“藍軍郵”。藍軍郵一共包括三枚,面值是八百元。在我國的集郵市場上,藍軍郵有著較高的知名度。當藍軍郵發(fā)行之后,因為無法控制軍事機密的外泄不得不停止發(fā)行,并且將已經(jīng)發(fā)行的郵票召回銷毀。
無錫亞洲郵展小版 無錫亞洲郵展小版價格圖片
無錫亞洲郵展小版是郵政部門為了紀念無錫亞洲郵展的舉辦而發(fā)行的一套紀念郵票,內(nèi)容選用無錫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景點和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