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翡翠手鐲目前有三種款式較為常見:圓鐲(傳統款)、扁鐲(普鐲)和橢圓鐲。翠友購買時要考慮這些瑕疵對于美觀以及價值的影響,是否在翠友接受的范圍之內。
很多初次選購翡翠手鐲的妹紙都有這樣的經歷,經常會聽到所謂的“專家”告誡:翡翠這一行,水深?。≡偌由先ド虉鲎稍儠r導購小姐熱情洋溢的推薦,以至于有的妹紙挑選的時候反復糾結,失眠,茶飯不思,甚至對自己的審美觀都有了懷疑。前段時間有妹紙跟小編訴苦:“選手鐲太累了,當年高考都沒這么苦逼過!”那么問題來了,想選條心儀的翡翠手鐲,真的就那么難嗎?就讓小編教你最方便快捷有用的方法吧
第一招:尺寸要合適。
步驟一:把“大拇指”移到小拇指的指根處。
步驟二:用細線測量手掌最寬處的周長。
步驟三:用直尺測量細線的長度,就可得到手掌最寬處的周長。
步驟四:換算即可知道自己最適合的尺寸范圍:
線長:6-9厘米手鐲內直徑4.0-4.5厘米
線長:10-13厘米手鐲內直徑4.6-4.8厘米
線長:13-15厘米手鐲內直徑4.9-5.1厘米
線長:16-19厘米手鐲內直徑5.2-5.4厘米
線長:20-22厘米手鐲內直徑5.5-5.7厘米
線長:23-25厘米手鐲內直徑5.8-6.1厘米
線長:26-28厘米手鐲內直徑6.2-6.5厘米
第二招:看水頭。
即透明度,指翡翠透過可見光的能力。有句行話:“手鐲看種,掛件看色”。水頭好的手鐲可以使女性變得更加年輕有朝氣,價格偏貴;而材質發烏沒有透亮感的手鐲戴在手上則顯得老氣,不夠水潤,價錢也相對便宜。
第三招:選款式。
廣大女性主要從手形角度考慮購買。手腕偏瘦,骨架較小,選圓鐲和扁鐲比較合適;手腕粗胖,選擇扁型較好,修飾手形;手腕較寬,則選擇貴妃鐲比較服貼漂亮。翡翠手鐲目前有三種款式較為常見:圓鐲(傳統款)、扁鐲(普鐲)和橢圓鐲(又稱貴妃鐲)。
第四招:鐲子的整體造型和拋光要好:
翠友購買時,要注意手鐲的形狀是否為標準圓或標準橢,條徑的粗細是否均勻一致。還要看拋光效果,注意查看翡翠表面光滑效果。
第五招:辨顏色。
翡翠的顏色有多種,但上好的翡翠一般都以綠色為主,不過綠色對不同年齡、身材、氣質的女性來說,意義大不相同,也有些人喜歡紫色、黃色或彩色的,選購時還是依照自己的偏好來進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六招:找瑕疵。
天然翡翠,不可能晶瑩剔透,完美無瑕,最大隱患莫過于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礦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黑斑是翡翠中各處的黑色斑點,有時也有白色斑點,這些瑕疵在挑選手鐲時盡量排除,沒有最好,接近完美的翡翠手鐲才會永久保值!
第七招:注意區分裂和天然石紋:
要正確區別手鐲上的石紋和裂紋,石紋對翡翠美觀性略有影響,但對牢固性和價值影響較小。翠友需要分別通過反射光和透光來進行觀察。將翡翠平放在桌面,看得到縫隙分割的即為裂紋,而石紋并不明顯,不易看出,但透光而視,石紋會清晰顯現,裂紋卻沒有明顯變化。
第八招、盡量挑選雜色少的:
市場上十全十美的手鐲很少,或多或少都有點瑕疵,雜色就是其中一種,才接觸翡翠的翠友可能不接受,但遇到有眼緣的翡翠就不一定了。翠友購買時要考慮這些瑕疵對于美觀以及價值的影響,是否在翠友接受的范圍之內。
第九招、索要權威機構鑒定證書:
為了避免買到假貨,對于專業性不強的額顧客可以通過鑒定證書來辨別真偽。翡翠王朝微刊原創。拿到鑒定證書以后,通過電話或者網上查詢的功能驗證證書的真假,證書也是可以偽造的,別忘了驗證真假。證書上有查詢的具體方法,很方便。
這么詳細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如何保養翡翠手鐲? 方法二、定期清洗 翡翠即使不戴也要保持清潔,這樣既能更好的發揮養生的功效,又能保持良好的亮度和光澤度?! 》椒ㄈ?、打蠟保養 翡翠表面的一層蠟對翡翠有著保護作用,有條件的話可以自己給翡翠打蠟。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了解一下翡翠手鐲保養方法?!叭损B玉,玉養人”,翡翠手鐲越戴越美,經常佩戴翡翠就是對翡翠最好的保養。對于鑲嵌的翡翠首飾,最好定期清潔并檢查珠寶店,以防止金屬爪松動,翡翠脫落。
當然,購買的時候證書也是很重要的,只要是正規的廠商都會出具正規的證書,比如證書中寫有翡翠手鐲(處理),這種一般都是B和C貨,不寫明處理的大多是天然的,大家在入手的時候注意就好。
首先我們要看翡翠手鐲的形狀,圓鐲的價格要比貴妃手鐲貴,其次還要看條型,太薄太窄都不行,要飽滿一點的最好,圓條的手鐲因為費工費料價值最高。翡翠手鐲最好不要出現變種,一種手鐲包含好幾種不同的種水雖然別致但也不是欣賞的主流。
翡翠手鐲是屬于比較貴重的首飾,但是翡翠的相關知識比較多,也比較混雜?! 】呆浯涫骤C有沒有瑕疵 首選挑選翡翠手鐲,可以先看看整體的有沒有瑕疵。
但是春帶彩翡翠手鐲它的市場價值非常的高,如果想要自己在購買的時候不上當,一定要學會如何分辯春帶彩翡翠手鐲真假?! ?、用酒精來擦 春帶彩翡翠手鐲它的內部顏色都是天然形成的,天然形成的東西并不會因為一些外界的影響而將它本身的顏色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