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而論,集藏洪武錢較易,覓珍稀版別較難。由于洪武年距今已六百余年,故其遺存錢品多為出土或窖藏。今日展賞的,便是愚帳中所藏一品洪武通寶背北平十生坑錢。其直徑為45.3毫米,重約24.61克,鑄體較為厚重,乃洪武錢制之折十型確定。
洪武通寶背北平十生坑錢介紹,洪武通寶,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鑄幣。《明史·食貨志》載曰:“(戊申、太祖)即位,頒洪武通寶錢,其制五等: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一。當十錢重一兩,余遞降至一錢止。”其錢文楷書,直讀,主鑄材質銅。
洪武錢繼大中錢式,行五等。其版式繁多,紀地紀局紀值,令人有些眼花繚亂。其間既有遺存較豐之一般品種,亦有遺存稀少之珍貴品種。一般而論,集藏洪武錢較易,覓珍稀版別較難。
洪武年鑄錢多不吝其材,鑄制較為厚重,形制除小錢外,皆偏大。由于洪武年距今已六百余年,故其遺存錢品多為出土或窖藏。今日展賞的,便是愚帳中所藏一品洪武通寶背北平十生坑錢。此錢雖然并非珍稀式,然亦非普品,其鑄制精整,三相頗有看點,值得賞藏。
一察銹相。不難看出,本品通體生坑銹相,渾身孔雀藍銹色濃烈裹縛,察看銹色,深淺相間,純真無邪,分布亦是十分自然。續察其銹質,銹垢皮殼疊嶂,凸顯自然堅硬。略失銹之處,可識其乃青銅質地,老舊銅色。毫無疑問,此等銹相,昭然自然天成,耄耋而開門矣。
二觀鑄相。可見本品鑄制精整,鑄相顯示方正圓矩,地章平整有加,穿輪修整干干凈凈,字廓線條清晰,深竣挺拔而又自然有度。其直徑為45.3毫米,重約24.61克,鑄體較為厚重,乃洪武錢制之折十型確定。顯然,如此鑄相,無需再為細表,其官爐鑄品之本色彰顯,鑄相之門已開。
三品書相。展目其文,“洪武通寶”四字楷書書體,其字筆力遒勁,橫有頓而折見鋒,布局協調,字形筆劃橫直豎立,洪武錢風格神韻盎然,書意端美之感鮮明。由此可見,其書相非官爐鑄品莫屬,其門一眼可開矣。
幾番鑒賞,三相一材,無門不開,品相亦是上乘,當屬好錢一品。前述,本式洪武錢譜載雖非洪武珍稀品,然時至今日,此式錢并不多見,其估值從上拍品的情況來看,亦是提升較高。
洪武通寶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發行的一種貨幣。為洪武元年,朱元璋命令寶源局以及其他寶泉局共同鑄造的,由工部主管,下設寶源局。為了避諱,朱元璋特下令,將所有的鑄錢一律改名為洪武通寶,而不是洪武元寶。
洪武通寶折二光背 洪武通寶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發行的一種貨幣。為了避諱,朱元璋特下令,將所有的鑄錢一律改名為洪武通寶,而不是洪武元寶。所以,洪武通寶的漲價速度非常快,漲幅也很大。
你知道一枚洪武通寶在現在能值多少錢嗎?從十年之間的古錢幣交易中查看得出、沒有價值500萬的洪武通寶、百萬的都沒有、怎么會有500萬的。就目來看,一枚洪武通寶的價格是沒有那么高的,所以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那么高的報價。
在了解洪武通寶值多少錢時,很多人就發現了下面這一張表格。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 市場的價格在15元到60元之間。
通過洪武通寶古錢幣的圖片,我們看到的是外圓內方的古幣模樣形狀。要能夠百分百的確定該古幣是真品,反復確認古幣的真實性,對于要收藏洪武通寶的收藏家來說,自然也不例外了。投資者選擇進行洪武通寶的投資,原因自然也就在于此了。
同時繼鑄大中通寶錢。并且實行銅錢與寶鈔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銀流通,只能向政府兌換。到八月,因寶鈔流通受阻,為堅決實行紙幣制度再次禁止使用銅錢。洪武《鑄錢則例》規定,鑄錢應用生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