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筆者經手了一起紀92《古代科學家》第一組(8-1)蔡倫像多“前”字的信銷票鑒定。持有者老王是某茶吧的老板,據其介紹,這兩枚“珍郵”是從一位茶吧的常客于某手中購得。于某的一系列舉動,使老王深信不疑。
.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40/format,jpg/quality,q_85)
.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40/format,jpg/quality,q_85)
.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40/format,jpg/quality,q_85)


記錄恢復帝制鬧劇的“洪憲”郵戳
集郵活動:真正能穿越時空的是郵票與書信
剪報:郵票上的文代會
丁晨:“國之血脈”說驛運
“不務正業”的郵政儲蓄
中國的各類集郵協會,數以千百計,辦有會刊會報的自然也數以千百計。郵會的命名各有千秋,但是以黃河命名的恐怕只有黃河集郵研究會一家,自然《黃河集郵》也是第一份以黃河命名的集郵協會會刊。
不過我們都知道郵票曾經是作為郵資憑證而存在的,但是一定不知道郵票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用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因輔幣缺乏,就把郵票印在厚紙上,背面則印上與郵票面值相同的數值并注明”此郵票與輔幣等值流通“字樣。
中國驛運制度源遠流長,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通信組織的國家之一。古老神奇的郵驛就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通信和交通形式,是穿越3000多年華夏大地上的中華文明的杰出創造。從此“驛”這一名稱,一直沿用到后代。 驛運制度被一些史學家稱為“國之血脈”。
人們常說“猴”是無臀的,所以坐不住,善於變動,同時“猴”計多、狡猾,喜歡在小天地里封王稱霸。古時候將各據一方的霸主稱為“諸侯”,其中“侯”來源于“猴”,因指人而將的“犬”旁去除。因此,人們意會“猴”年的命運是琢磨不定。郵政編碼前代號25;
當今社會,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早已不是經濟、軍事、文化等單一層面的較量,而是綜合實力的比拼。郵政儲蓄比現代郵政體制的誕生晚了21年,在中國的發展更是經歷了無數波折。1896年光緒皇帝御批,準許開辦大清國家郵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