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郵票的面值是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全額郵資憑證。世界各國大多以本國貨幣單位和阿拉伯數字來表示郵票面值。1955年3月1日,國家實行幣制改革,發行新人民幣,新、舊人民幣的兌換比例為1元∶10000元。
郵票的面值是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全額郵資憑證。世界各國大多以本國貨幣單位和阿拉伯數字來表示郵票面值。各個國家郵政部門根據不同需要發行不同面額的郵票,面額大小差異也比較懸殊。我國發行面值最小的普通郵票是在1955年7月16日發行的普8-工農兵圖案普通郵票中的礦工郵票面值0.5分。這是我國歷史上發行的面值最小的普通郵票。
在臺灣《全方位拍賣》目錄第80期62頁,有一件民國帆船3分舊票(圖1),蓋有“洪憲元年三月十一”日戳,戳式為英中文腰框日戳,本無可圈點之處,到是“洪憲”元年特殊的記年戳記比較罕見,查閱資料,尋找出處,原來是袁世凱恢復帝制鬧劇的佐證。
中國的各類集郵協會,數以千百計,辦有會刊會報的自然也數以千百計。郵會的命名各有千秋,但是以黃河命名的恐怕只有黃河集郵研究會一家,自然《黃河集郵》也是第一份以黃河命名的集郵協會會刊。
郵票的票面上,大都標印郵資金額,稱為“面值”。不過,有些郵票由于各種原因,票面上也有不標印面值的,這種郵票稱被為“無面值郵票”。這套無面值單位郵票已成了我國解放區郵票中極其難得的珍品。
3月20日正值春分節氣,中國郵政發行《春夏秋冬》特種郵票1套4枚,圖案內容分別為“春燕剪柳”、“夏荷戲水”、“秋雞鳴穗”、“冬雪映梅”。至此,中國郵政已發行“四字”題材郵票6套,已然形成系列,并呈現出以下特點:
《劉海粟作品選》郵票在延續以往中國美術名家作品選系列郵票風格的基礎上,有著十足的個性和自己的特色。該套票書、畫、章三位一體,和諧統一,呈現出我國傳統的書畫之美。
4.“2004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1套4枚, 2004年10月28日中國郵政廣告公司發布,印量4萬枚,1萬套。郵政編碼前代號00; 6.第25屆全國最佳郵票頒獎紀念”,1套1枚,2005年6月1日武漢集郵公司申請,中國集郵總公司發布,印量7萬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