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2004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1套4枚, 2004年10月28日中國郵政廣告公司發布,印量4萬枚,1萬套。郵政編碼前代號00; 6.第25屆全國最佳郵票頒獎紀念”,1套1枚,2005年6月1日武漢集郵公司申請,中國集郵總公司發布,印量7萬枚。
4.“2004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博覽會門票),1套4枚, 2004年10月28日中國郵政廣告公司發布,印量4萬枚,1萬套。郵政編碼前代號00;
5.“2004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紀念片”,1套1枚,2004年10月28日中國郵政廣告公司發布,印量3萬枚。郵政編碼前代號00;
6.第25屆全國最佳郵票頒獎紀念”,1套1枚,2005年6月1日武漢集郵公司申請,中國集郵總公司發布,印量7萬枚。郵政編碼前代號32;
7.2002-2004年全國最佳集郵品頒獎紀念”, 1套1枚,2005年6月1日武漢集郵公司申請,中國集郵總公司發布,印量3萬枚。郵政編碼前代號32。
7個加印品種總共是78萬枚。按國郵(2001)337號《關于開發普通郵資明信片業務的通知》中開發必須達到500萬以上的精神,是大大少于同期其它專用郵資圖加印品種(由于500萬指標實在太高,特別由地方申請品種后續幾年有所降低,但在2004年是絕對不會低于200萬),也少于一次性發行的同期JP紀念郵資片的印量。因此,目前1-5品種郵市價約在30元/枚,6、7品種由于是配合佳郵評選,發行面廣,價格與佳郵評選“紀念張”差不多。
其實,《生肖猴》專用郵資圖明信片最精彩是《生肖猴》白片。“白片”,首先說明這個用詞不嚴密,但在國家郵政對此品種尚未定義情況下,只能這樣稱呼,當然也有集郵者稱為“縮普”(意思縮小印量品種)。根據目前最“權威”的解釋,“白片”是各地指定承擔印刷專用郵資圖的工廠送國家郵政的“樣片”,一般數量在2萬枚左右。2002年5月1日,國家郵政局再次發(2002)53號文通知,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專用郵資圖明信片必須按加印廣告形式印制,不再印制沒有廣告內容的白片。從此,在各地郵政窗口再也見不到與本地區無相關信息的普資封片。但為了滿足集郵者的需要,由中國集郵總公司年底將這些送樣集中起來,裝冊溢價出售。但這樣做法,遭到一些原地、首日實寄集郵者的強烈抵制。后來,在一些辦品協會與中郵公司協商后,最后答應在預付高額的保證金前提下(每一訂戶押300元),按送樣到達日期,以團體組織(只供應大戶)形式在北京領取,然后再到“原地”寄發。因此,現在“白片”主要收藏在收集普資封片民間組織和群體中。但2006年下半年開始中郵公司也停止供應,從此再無“白片”蹤跡。更慘的是2002年下半年后,未經加印的普資封是再無見到。前二年,徐州市集郵協會編輯了一本《專用郵資圖普通郵資封片目錄》,上面的插圖都是“白封”,有許多是實際不“存在”的,加印部分被編輯PS,集郵者也無法收集到此類品種。當然這里有編輯者的“苦處”和“無奈”。
《生肖猴》白片,現在俗稱“猴白片”,中郵公司于2004年6月14日在北京開始供應預定戶。據有關信息了解,猴白片”總印量2萬枚,送交郵政資料存檔5000枚,可供流通的最大量為12000-13000片左右,實寄不足2千,(當時主要原因原始價高,二找不到合適寄發地,大部分都隨手在北京寄發。)
《生肖猴》白片一問世,就顯示“猴王”威風。也許中郵公司感到在印刷中損失太大,以每枚20元的溢價供應預定戶(中郵公司直接出售的品種中溢價最高),當天炒到30元以上,盡管價格一路盤升,在2005年前還沒有突破100元。但到2006年開始,集郵者開始驚呼!從400元直沖到2007年的1200元,從此開始走向穩定。這里,請讀者注意,短短三年不到,已高于國家郵政公布出定價近1500倍,而80年《庚申年》到達此價位是經過了20年漫長歲月,“猴白片”也自然榮獲當今“猴二世”的大冠。“一人得道、雞犬飛升!”,“猴白片”也帶動了其它加印“猴片“價格的盤升。
為什么“猴白片”到達1200元后,幾年來一直在徘徊(民間拍賣會上實際已突破1200元才能成交),主要是量實在太少,有價無貨,沒有“莊家”,只有“藏家”,現在很少有出售轉讓的信息。據網上信息,重慶那么大城市,擁有量僅20多枚。但許多集郵者至今還不知道“白片”是怎么回事,甚至說我有不少,在網上貼圖鬧笑話。因此,下面簡單介紹“猴白片”的特征:
正面特征郵政編碼前無地區代號,背面全部空白。
最近,報道今年蘇州生肖郵展中出現近300枚《庚申年》郵票。其實,現在“猴白片”特別的生世和稀少的數量、獨到的設計和制作上的魅力、以及居高臨下的價位,不亞于它的“父輩”“庚申猴”,恐怕它在今后生肖郵展出現50枚,也是有難度的。
隨著春日第一縷清風,第27屆“上海桃花節”翩躚而至。同時第27屆上海桃花節集郵展覽于3月24日又在浦東新區文化中心惠南分中心開幕。 上海郵政惠南鎮支局使用《2017“惠南杯”第27屆上海桃花節集郵展覽》郵資機宣傳戳一枚,本人自制紀念封以志祝賀。
在前幾年的一次拍賣會上,這枚信封賣了240萬美元。
不過我們都知道郵票曾經是作為郵資憑證而存在的,但是一定不知道郵票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用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因輔幣缺乏,就把郵票印在厚紙上,背面則印上與郵票面值相同的數值并注明”此郵票與輔幣等值流通“字樣。
“文”字郵票共發行了19套80枚,其中有兩套為連印設計,即文1《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的(2-6)、兩個5圖連印和文10《毛澤東最新指示》的全套連印。原本備受貶抑的集郵者,亦是“文”字郵票最虔誠的保護者和發揚者。
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集郵是一項修心養性的娛樂活動,它可增長學識,陶冶情操,于身心健康皆有益。 有關部門抽樣檢測結果表明,一張郵票于小小方寸中竟可容納有上百萬細菌和病毒。
集郵活動:真正能穿越時空的是郵票與書信
陸羽集郵研究會的專家們來快樂老家藝術吧,與學生們一起開展《郵票與書信》的活動,讓孩子們了解集郵知識。 現場氣氛火熱! 隨著手機的普及,人們的遠距離交流與溝通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幸運星的孩子有福了!
我國歷史上發行的面值最小的普通郵票
郵票的面值是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全額郵資憑證。世界各國大多以本國貨幣單位和阿拉伯數字來表示郵票面值。1955年3月1日,國家實行幣制改革,發行新人民幣,新、舊人民幣的兌換比例為1元∶10000元。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軍閥郵票
即便到了近代,中國也經歷了從軍閥混戰到張學良“東北易幟”,國民政府統一全國的歷程。1916年到1928年的12年間,各地軍閥割據、群雄并起,紛紛向中央政權發起挑戰,折騰的昏天黑日,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