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承隋之后,又重新恢復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唐玄宗李隆基于開元元年登基后,在位44年,在他統治前期的開元年間,唐朝進入極盛時期,是唐朝高度發展的黃金階段,史稱“開元盛世”。再加上前代周、齊、梁舊錢的流通,則通貨之狀況極度混亂。
開元通寶背月的產生,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經濟決定金融,開元通寶背月是當時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逐漸擴大的產物。唐朝(公元618—907年)承隋之后,又重新恢復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時,封建地主經濟與文化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較長時期的穩定發展,整個封建社會的經濟與文化均呈現出繁榮景象。唐太宗于公元626年8月即位后,勵精圖治,審慎地調整了統治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封建國家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史稱“貞觀之治”。唐玄宗李隆基于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登基后,在位44年,在他統治前期的開元年間,唐朝進入極盛時期,是唐朝高度發展的黃金階段,史稱“開元盛世”。在農業方面,均田制的推行,使耕地面積擴大,百姓生活殷實富足,府庫充實。
詩人杜甫在《憶昔詩》中寫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的興盛情景。在城市中,商業興旺,交通發達,很多城市都設邸店,為商人服務,并出現了原始的匯票“飛錢”(或稱“便換”)和信用機構“柜坊”,當時商品交換活躍、錢幣收支頻繁程度可見一斑。唐代冶煉技術取得新成就,全國有168個銀、銅、鐵、錫冶煉所,金屬器物以捶擊與澆鑄制為主,運用切削、刻鑿、焊接等技術。
另一方面,漢五銖錢在隋以前已流通了七百多年,其間歷經盛衰,大小輕重已無統一標準,即使隋五銖也有大小多種樣式,至隋末戰亂,社會上薄小劣錢大量出現。再加上前代周、齊、梁舊錢的流通,則通貨之狀況極度混亂。唐建國后,為適應其統治需要,于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著手整頓貨幣,頒詔廢五銖錢,改鑄統一的開元通寶背月。
唐朝開元通寶這枚古錢幣現在值多少錢呢?開元通寶不僅唐朝鑄行了,其他朝代也鑄行了開元通寶,不同朝代的開元通寶特點是不同的。愛藏平臺目前有不同的開元通寶在進行競拍,很多還沒有結拍,感興趣的藏友可以去參與競拍。
開元通寶延續秦朝的方孔圓錢,它的直徑在2.2厘米至2.6厘米之間,重量則是1.7克到5克不等,正常錢幣的重量是4克。市面上流通的開元通寶多為銅制品。
開元通寶以其大小輕重適中、名稱形制合宜等,對我國幣制的革新有深遠的影響。比如以背三朵云的開元通寶,因其做工精致,存量極少,使得其被賣出幾萬甚至是十多萬的價格,也是開元通寶中難得的競品以及珍品。
唐王朝為應付巨大的軍費開支,累變錢法,導致嚴重的“錢荒”,加之寺廟遍布,眾多僧尼均依賴官府供給,財政負擔沉重。至會昌年間,唐武宗為減輕財政負擔,詔令廢滅天下佛教,拆廢各地寺院,燒毀佛像等用以鑄錢。此類錢幣因鑄于會昌年故統稱“會昌開元”。
開元通寶的直徑為2.4到2.5厘米,厚度為0.1厘米左右。目前,這款開元通寶在收藏行業內的價格大概在10元1枚。關于未來開元通寶的升值空間,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看好。
今日,我們要介紹的古錢幣來自于唐朝,其名為開元通寶,了解一枚古錢幣,從價格方面更容易入手,接下來我們便看看開元通寶價格是多少。
開元通寶隸書字體錢鑒賞 開元通寶值不值錢
閱譜可知,在會昌開元通寶錢中,有背“興”字錢載入,其一為單一“興”字,其二為穿上下兩個“興”字,即雙興之式。以收藏實踐來看,相對而言背“雙興”式則為少見,其定級雖然不是很高,然今亦是難得一見了。
開元通寶鑄造社會背景如何 開元通寶流通了多長時間
不久廢楊侑并自立為帝,改大興為長安,建立唐朝,隋亡。在唐朝始鑄開元通寶之前,始于漢代的五銖錢在全國已流通700余年之久。 期間歷經王朝盛衰,大小輕重已無統一標準。可見,開元通寶的鑄行對歷史的進程有著良好的推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