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梅蘭竹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以來就有“花中四君子”的美譽。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正是根源于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自古年來,梅蘭竹菊“四君子”一直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
梅蘭竹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以來就有“花中四君子”的美譽。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艷清貞。其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正是根源于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自古年來,梅蘭竹菊“四君子”一直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
2010年10月18日,為了展現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國郵政發行了《梅蘭竹菊》特種郵票,全套4枚,同時發行小版張(版式二)1套1枚。
“梅”。郵票主圖選自清代“揚州八怪”畫家金農的《畫梅花冊》,畫面上的“梅”格調拙厚淳樸,樹姿蒼勁,暗香浮動,獨占春光。上面配詩選用了北宋王安石的《梅》: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蘭”。郵票主圖選自清代巢勛在上海有正書局以石印法影印出版的《芥子園畫譜》。畫面上的“蘭”返璞歸真,樸實無華,秀麗多姿,葉態優美,王者風范。上面配詩選用了東晉陶淵明的《飲酒》: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竹”。郵票主圖選自清代“揚州八怪”畫家鄭板橋的《蘭竹圖冊》。畫面上的“竹”,以草書中豎長撇法運筆,體貌疏朗,風格勁峭,瀟灑秀麗,詩情畫意。上面配詩選用了唐代劉禹錫的《庭竹》: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菊”。郵票主圖選用清代“揚州八怪”畫家李鱔的《菊石圖》,畫面上的“菊”落筆有氣勢,設色清雅,有“水墨融成奇趣”的特色。上面配詩選用了北宋梅堯臣的《殘菊》: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深叢隱孤秀,猶得奉清觴。
梅蘭竹菊郵票所選用的四幅繪畫都是水墨寫意作品,采用紈扇形式,宛如一幅幅造型奇古,雋秀淡雅的畫梅、畫蘭、畫竹、畫菊小品;均配以名家筆下雋永的五言詩,詩與畫互為烘托,再配以書法圖名、“梅蘭竹菊”篆刻印章和背景的宣紙紋路,共同營造了古風遺韻的效果,集三雅于一身,東方韻味十足。畫面雅致細膩,體現了梅蘭竹菊的精神與文化內涵,又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意蘊,堪稱精品。郵票兩邊齒孔中間一個為橢圓形齒孔。
小版張外形為扇形,8枚2套郵票按(4+4,四圖方連印)分列左右;中間為直排“梅蘭竹菊”左右和紅色印章及“河南省郵電印刷廠”廠銘;背景邊飾為“竹”;兩側為中國傳統欄桿裝飾;上下弧形邊為黃色回形裝飾條。
梅蘭竹菊小版張是我國第一款以中國傳統的扇面外形設計的小版張,是中國郵票異形版式的首創。
另外為配合2010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舉行,另制作《梅蘭竹菊》無齒郵票,無齒小版張外形為扇形,8枚2套郵票按(4+4,四圖方連印)分列左右;中間為直排“梅蘭竹菊”左右和紅色印章及“河南省郵電印刷廠”廠銘;背景邊飾為“竹”;兩側為鏤空的中國傳統欄桿裝飾;上下弧形邊為黃色回形裝飾條。
T129中國蘭花郵票現在的市場行情是不錯的,值得我們進行收藏。這一套郵票的發行是為了表現中國珍貴的花草植物資源,全套4枚,同日發行1枚小型張。
《民間燈彩》郵票采用元宵節花燈作為主要內容,以民間手工藝花燈寓意佳節親人團聚和全世界華人的大團圓。下面是民間燈彩(小版張)的相關內容以及價格,一起來看看?,F在這一枚的民間燈彩(小版票)的收藏價值也是不錯的,現在是入手的好時機。
郵票年冊包含全年發行的所有郵票、小型張等集于一冊,并附有每套郵票的發行背景、郵票介紹、發行時間等文字說明,圖文并茂,一目了然,更加便于欣賞。
中國古鎮,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鎮》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聚落形成和演變的歷史過程,真實記錄了傳統建筑風貌、優秀建筑藝術、傳統民俗民風和原始空間形態。
中國郵政于2015年4月18日發行《瘦西湖》特種郵票1套3枚,圖案內容分別為五亭橋、二十四橋、白塔。湖藍的水面營造了春意盎然的瘦西湖。瘦西湖湖區利用橋、島、堤、岸的劃分,使狹長湖面形成層次分明、曲折多變的山水園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