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至元通寶發行于我國封建王朝的元朝,作為第一個由蒙古族人所建立的朝代,其元朝的深遠影響力對于整個中華歷史的走向,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由于元朝有兩個至元年號,一是元世祖忽必烈,再則是元順帝,通常習慣上稱此為后至元。
至元通寶發行于我國封建王朝的元朝,作為第一個由蒙古族人所建立的朝代,其元朝的深遠影響力對于整個中華歷史的走向,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據了解,至元通寶是元代的元順帝在公元1335年至1340年鑄造的,可謂是年代非常久遠。據了解,整枚至元通寶的鑄造頁面非常的精美,有蒙古族獨有的星月花紋,且花紋的分布又十分的有規律可尋,對于喜歡中華傳統文化的人們而言,收藏了這枚至元通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元朝初期的文化。
“至元通寶”鑄造于元代至元年間,即公元1264-1294年。據史書記載,“至元通寶”版別眾多,大小不等,錢文有漢文和巴思巴文兩種,由于鑄期僅有數月,故而遺存不多。
由于元朝有兩個至元年號,一是元世祖忽必烈,再則是元順帝,通常習慣上稱此為后至元。而據資料載,前至元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85年至1294年也曾鑄造過至元通寶錢,有漢、蒙兩體小平至折三型。而元順帝所鑄造的至元通寶版式繁雜,變化無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異文及供養錢等等。其主材青銅,銀質則十分罕見。
至元通寶一般多少錢?據悉,在現如今的收藏市場上,一枚質地良好的至元通寶它的價值通常能在三四千左右一枚,即便是稍微有點遜色的,它的價格也是在上千之上。對于喜歡收藏古錢幣的你而言,這樣的價格吸引力我想一定是不容錯過。
元代至元通寶制作精良,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據統計,至元通寶折二蒙文版錢幣和漢文版至元通寶折二錢,在經歷過很多次競拍出價之后,以一百四十三萬元的價格成功交易。 元代至元通寶有蒙文和漢文兩大版式,錢幣的大小不一樣。
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蒙古人雖然依仗強悍的騎兵軍團征服了一系列文明程度較高的封建王朝。由于元朝有兩個至元年號,一是元世祖忽必烈,再則是元順帝,通常習慣上稱此為后至元。其主材青銅,銀質則十分罕見。據了解,至元通寶價格一般在一萬元以上。
至元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至元通寶”四體文大錢,直徑4.48厘米,重19.4克,極有可能是順帝逐走伯顏推行新政時所鑄。一般認為是寺觀廟宇或供養錢,非流通貨幣,也有認為是紀念幣。其級別為二級上,市場參考價人民幣8萬元左右。
不過在眾多的元朝所遺留的古文物當中,最令后世的我驚奇的就是至元通寶。在錢幣的正面肅然的印有“至元通寶”這個四個字,其采用的楷書字體,很是美麗大方。
由于元朝有兩個至元年號,一是元世祖忽必烈,再則是元順帝,通常習慣上稱此為后至元。其主材青銅,銀質則十分罕見。因此,該錢被稱為“四體文錢”。關于這種錢的用途,歷來錢幣學家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鎮庫錢,有人認為是供養錢,目前尚無定論。
由于元朝有兩個至元年號,一是元世祖忽必烈,再則是元順帝,通常習慣上稱此為后至元。其主材青銅,銀質則十分罕見。因此,該錢被稱為“四體文錢”。關于這種錢的用途,歷來錢幣學家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鎮庫錢,有人認為是供養錢,目前尚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