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分、4分、1角、2角為5號篆字由上海正中書局加蓋綠、黑或藍色。)4分、1角、1圓為6號美術字由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加蓋藍、紅棕或黑色。5角兩種為6號宋字由上海中華書局永寧印刷廠加蓋紅色。

1949.5.13(民國38年)。
(1)上海正中書局加蓋(2)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加蓋(3)上海永寧印刷廠加蓋
印花稅票改作基數郵票,上下花邊與以前加蓋之印花稅票改金圓郵票相同。中央分3行橫刊「中華郵政」「郵資××」及阿拉伯數字。
全套9枚,加蓋字體可分3種:
1分、4分、1角、2角為5號篆字由上海正中書局加蓋綠、黑或藍色。(10分出現兩種變體票:直雙連中縫漏齒及左邊漏齒、誤蓋于中央平版;20分出現兩種變體票:倒蓋、復蓋。)4分、1角、1圓為6號美術字由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加蓋藍、紅棕或黑色。(出現一種變體票:直雙連中縫漏齒)5角兩種為6號宋字由上海中華書局永寧印刷廠加蓋紅色。
普59 上海大東版孫中山像改作基數郵票
普30 中信版孫中山像加蓋“國內平信附加已付”郵票
普18 香港中華二版改版孫中山像郵票
普2 加蓋“中華民國”“臨時中立”郵票
普24 紐約版孫中山像郵票
1949.5P12.5~14,[Pr]廣州南京印務局?! V東郵政管理局奉令將印花稅票一批,交由廣州南京印務局,以特制鋅版加印改作單位郵票,計國內信函費3種,國內掛號費,國內快遞費及航空費各1種,國內航空費單位票另列于航空類。加蓋顏色黑、紅或深棕色。
為供應“金圓”面值郵票應急,中華郵政就將印花稅票加蓋郵政標記暫代郵票使用。印花稅票原票有平版及凹版印刷兩種。平版承印廠有大東、大業、中央、振明四廠;凹版有大東、大業等不同版別,細微處各有特征可分。
上海大業印刷公司加蓋的金圓郵票,其分數票中除國父像渝中央版30元改5分外,均用5號方體「金圓」兩字及5號方體阿拉伯數字特制字模,澆凸版,分四種形式加蓋。角數票另用5號楷字及5號方體阿拉伯數字澆版,加蓋改值,角數票字體特征如下:
2分,橄綠?! ?分,紅棕。 16分,橄棕?! ≡摼趾笃诔杏∑保捎锰刂频淖泥]字水印紙,共5枚,其圖案刷色版模與前印者相同。此票可分線式齒和梳式齒。
0.5分,灰棕,出現一種變體票:底邊漏齒。 7分,深紫。 13分,棕 ?! ?元,黑、藍,出現一種變體票:中心倒印。
2分,橄綠,出現一種變體票:底邊漏齒; 民國郵票屬于歷史上最動蕩的一個歷史階段。在長期動蕩不安的社會背景下,民國郵票消耗特別大,能夠完整保留下來的已經不多了。所以,現如今能完整保留下來的民國郵票已經寥寥無幾。
普13 北平版烈士像郵票
2.5分,玫紫?! ?分,橘紅。 13分,藍綠?! ?7分,橄綠。 20分,紅棕?! ?0分,紫棕?! ?0分,橘黃,出現一種變體票:疊模?! ×?分郵票與國父像倫敦版2分、5分、2角5分郵票合訂成郵票小冊。
普56 上海大東版飛雁圖基數郵票
民國38年4月以后金圓券貶值,若干省區,市場上已開始以銀圓為計值標準,漸有恢復銀本位之勢。郵資于同年5月13日起,恢復以前之銀圓基本費率,同時另印基數郵票售用,規定在使用銀圓地區按照基數售收銀圓,在使用金圓券地區,則按當地折合率折售金圓券。
普43 上海大東一版孫中山像郵票
抗戰勝利復員后,第1次在上海交由大東書局上海印刷廠以雕刻凹版印制國父像郵票,上為國徽,格式與以前所印者大致相同,惟邊框花紋較為精細。全套11種,自20元至5,000元,最大面值5000元票系雙色套印?! ?00元,深紅,出現一種變體票:直雙連橫縫漏齒。
